奇茶妙墨俱香
喝茶,是要浅斟啜饮、慢慢品味的,可《茶道》(牛国栋著青岛出版社2007年4月版)一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这本新书只有8万字,算不上鸿篇巨作,读起来颇感轻松,宛如一杯热茶下肚,既畅快淋漓,又耳目一新。
《茶道》的作者是一位摄影家,他的作品很受行内人士称道;作者还长期致力于城市传统文化保护继承、开发利用等课题的研究。他的文集《济南乎》刚一出版便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多次再版仍供不应求。文士与茶,自然是一见如故,有如至交,牛国栋自然不例外。当然,文士嗜茶,本不以实用为主要目的,颐情养性、尚雅尚友、精行修德,才是文士的本质追求,所谓君子之风是也。
茶的可考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神农氏时代,中国茶文化绵延而下,流淌了数千年,最终形成东方文化中积淀厚重的天下独绝的中国茶道。《茶道》一书共分八章:依次是,“芬芳历程”、“华丽家族”、“非常之道”、“技法之趣”、“含香紫玉”、“诗化意境”、“温柔之乡”、“一期一会”。作者把茶的渊源、茶的分类、茶风、茶艺、茶德、茶道、茶俗、茶礼、茶器、茶寮、茶会等一路娓娓道来,可谓辞采清新、文气灵畅、情思真纯、“茶”语连珠。一部宏大、隽永、艺术、美学的茶文化竟让作者写得恰到好处。假如没有爱茶的拳拳之心,没有茶天长日久的濡染,安能有这般深切体悟?书中150余幅彩色图片,多系作者本人拍摄,更为此书增光添彩。
苏东坡曾经与司马光一起讨论文士们为何嗜茶好墨。因为茶与墨这两种事物,从表面看刚好性质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司马光问:“为何人皆嗜之?”苏东坡答道:“奇茶妙墨俱香。”司马光深以为然。提起这个典故,是想把“奇茶妙墨俱香”一语作为对《茶道》一书的评价。“奇茶”,无须赘释,“妙墨”,这里说的是《茶道》这本书。闲暇时,泡一杯清茶,读一读《茶道》,俱“香”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