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服饰

高山族的服饰有追求多样化的色彩和偏向明丽华美的风格。
各个地区高山族人的服饰有所差别,除排湾人外,其他地区头领与人民的服饰没有很大的差别,泰雅人和塞夏人上身穿着披肩、背心和胸襟,下身着裤,裹有腿布。
服装样式男女不同,多用麻布和棉布制成。
布农人和曹人有头布、皮坎肩、胸巾、肚套、裹腿布等,妇女还有短上衣和长裤。排湾男子有和汉族马褂相似的短上衣,妇女有长衫和围裙。
阿美人男子有长袖短襟小上衣、围裙、披肩、缠头布,青年女子的盛装与男子大体相同,但裙子较长,,有包头布。雅美人男子上身着对襟坎肩,下穿丁字裤,女子除无袖短上衣外,还有围裙和自肩向腋下斜批的偏衫。
高山族的男女服饰是色彩绚丽、华丽精美的。最有代表性的服饰是贝珠衣,又称贝衣。这种衣服是用贝壳雕琢或小圆形有孔的珠粒,用麻线穿起来,按横线排列缝在衣服上,一件珠衣大约需要五六万颗贝珠。过去一般为酋长或族长做礼服用。以现在珍藏品为例,一件无领、无袖、无纽扣的对襟长衣,衣长100公分,宽44公分。以织有红色花纹的原白麻布为底,周身缀满用贝壳磨切成的贝珠串,共2700余排,约8万多颗贝珠;背面饰有三排带铜铃的珠串,每排四串。由于贝珠多,手工复杂,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制成,因此十分宝贵。从贝衣的造型来看,泰雅人的贝衣多白色,耀眼,横向排列整齐,给人一种纯洁、整一中显华美的感受。而排湾人的贝衣则以橙、黄、绿色为常见的色彩,近年来有些缀贝向黑色、暗黄色居多,做工较细致,图案较多缀人像,珠多细圆透明,显示出追求华丽的风格。古老的贝珠衣则扁长,无光泽,具有晦涩感,但当地群众却以古珠衣为珍贵和自豪。这和崇拜祖先的朴素淳厚的民风有关。贝衣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筐织贝”。如果是指这种贝衣,则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贝衣有时可作货币用,但更多的是审美欣赏价值,这是高山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贡献。
高山族男子的服装,一般都配有羽冠、角冠、花冠。一般兄弟民族妇女喜以花为冠,高山族男子以花为冠可以说是一个特点。有些部族的男子还要佩戴耳环、头饰、脚饰和臂镯、手镯,显得绚丽多彩。高山族妇女服饰基本上是开襟式,在衣襟和衣袖上绣着精巧美丽的几何图案。这种开襟服饰是应亚热带气候,可以起散热快、凉爽的作用,也易显示出人体上身的丰满、健壮的体型,使人产生活泼、自由、妩媚的感受。妇女的下身穿过膝的短裤,头戴头珠,腕戴腕镯,腰扎艳丽的腰带,脖颈上配有鲜花编成的花环。其帽子也很有特点,男子上山戴藤帽。帽顶上有圆形的图案,这是雅美人图腾的标志。祭祀时高山族人喜戴高大的银盔。银盔是财富积累的纪录,他们把用实物换来的银币铸成银圈,做成头盔,父传子,子传孙,世代相承。继承人最少在头盔上增加一个圈,儿子多把银盔拆成圈分发给众儿子,在这基础上再铸出新的头盔,世代相传,连绵不断。每到节日或新船下水时,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常带这种银盔帽子。这是一种勤劳节俭和财富的象征。高山族各部族之间的服饰还有一些差别。服饰是文化的象征,是民族审美特征的外化,高山族的服饰有追求多样化的色彩和偏向明丽华美的风格。
而排湾人的贝衣则以橙、黄、绿色为常见的色彩,近年来有些缀贝向黑色、暗黄色居多,做工较细致,图案较多缀人像,珠多细圆透明,显示出追求华丽的风格。古老的贝珠衣则扁长,无光泽,具有晦涩感,但当地群众却以古珠衣为珍贵和自豪。这和崇拜祖先的朴素淳厚的民风有关。贝衣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