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文章 华服霓裳——中国服饰文化展即将开幕

金秋十月,06上海时装周再度拉开帷幕。今年时装周的主题是“缔结多元时尚,引领和谐生活”。在一如既往上演国际时尚大秀的同时,今年的上海时装周与上海艺术研究所联手策划,隆重推出“锦绣文章 华服霓裳——中国服饰文化展”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国传统服饰和织绣纹样,以形象、生动的形式,通过上海时装周这个专业化、时尚化平台,让世界了解中国数千年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
此次大型展演活动选址上海世贸商城,活动分为静态、动态展示两大部分。
静态展示位于上海世贸商城三楼(西厅),面积1800平方米。此次展览内容跨越中国数个朝代,历史悠久,其中不少展品是首次展示在世人面前,相当具有观赏性,共展出60件(套)中国历代服饰实物、复制品,数十套传世首饰、佩饰、鞋履,40幅大型服饰展示图照, 8个仿真人物蜡像,以及服饰制作、织造和刺绣现场演示。活动配有专业讲解员,让观众在参观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每件展品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

动态展示位于上海世贸商城七楼的时尚秀场。活动邀请中国著名设计师一慧进行同一主题的发布。此次设计师一慧和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高春明研究员联袂合作,在传统织物纹样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服饰艺术特色,结合现代时尚,打造出一批精品力作,充分表达当代背景下的中国新古典主义的华服文化。
迄今为止,如此主题和规模的活动在国内尚属首次,无论是活动的形式还是内容都相当引人注目。通过此次活动,观众可以在同一时间段领略到中国服饰文化数千年来的发展轨迹。为配合展览,主办方还请来了江宁织造府的传人运用大型花楼机现场织造龙袍,江南地区技艺精湛的绣娘也将展示高超的刺绣和缂丝技术,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场面。

此次活动主题“锦绣文章”这四个字的由来,源于一本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服饰经典著作《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这本汇集了中国数千年经典服饰文化的书籍,是由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高春明研究员经过长达三十年的积累和研究编写而成。2006年4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将此书作为国礼赠予美国耶鲁大学。胡锦涛主席翻开画册,指着书中的纹样对耶鲁大学校长说:“这本画册是《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这一幅图片是珍贵的清代仙鹤纹刺绣。在中国,仙鹤常常象征着和美、和好、和谐、和平等美好的意思”。
这次展览是“锦绣文章 华服霓裳——中国服饰文化展”活动全球巡展的首站,之后它将承载着传播中国服饰文化的重任,走向世界舞台。面对二十一世纪,中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无疑为现代服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支点。当中国服饰传统风格散发着时代气息,拓展出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的创新之路时,中国的服装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突破和发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