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中的鱼皮文化

鱼皮可用于制作婴儿的小衣服和儿童服装。有学者调查得知,早年赫哲“婴儿出生两周后,……穿衣服,衣服是用鱼皮做的。婴儿的鱼皮衣像纸一样柔软,但很保暖。婴儿的鱼皮衣是产妇在产前为婴儿缝制的,衣服大多还有彩绣。”对于婴儿穿鱼皮衣服,笔者曾产生疑问,从现存的鱼皮衣服的硬度来看,很难做婴儿服。因为婴儿皮肤细嫩,用棉布缝衣服时,尚怕圪、磨坏皮肤,一般都作成毛边衣服,称为“毛衫”。什么样的鱼皮婴儿能穿呢?经过调查,方确信了这一史实。因为鱼皮熟制的一种特殊工艺,可使鱼皮里面即贴皮肤的一面相当柔软,而且还可以保留一层绒绒的状态,婴儿穿上不但舒服而且暖和。我们真为赫哲先民的聪明智慧而叹服!

小孩一出生,无论冬夏,即用冷水洗浴,据说是为了预防出痘(天花),这也是赫哲人的一大特色。虽然是生活贫困和缺少科学知识使然,但从某种方面却培养了赫哲人的耐寒能力。数九隆冬,赫哲人常常一丝不挂钻进严寒刺骨的冰窟窿里下网捕鱼,这在常人是难以想象和置信的,若不是从小培养和练就,是绝然无法做到的。

赫哲习俗,通常是第一胎孩子,由外祖母家送一只摇篮作为礼物。摇篮的大小和形状很多。有几个月婴儿用的小摇车,也有二三岁小孩用的大摇车。据说赫哲人婴儿出生三日以后,即将婴儿放入摇篮内,但并不悬挂。满月以后才将摇车挂在屋梁或特制的摇车杆上。赫哲摇篮,早年大都用独木凿挖而成。后来用桦树皮或杨、柳、椴木薄板制作,接缝处用皮线缝紧。

那乃人婴儿摇篮上的垂饰中,有一件极具民族特色的物品——鱼皮剪成的被称为“西乌”的护身符。有文献记载:“那乃人……在儿童摇篮的垂饰中,尤其可以经常见到表示圆盘并被称作西乌(按:赫哲语太阳,音[ciwu&O15;])的护身符。在这些场合,它们都是用桦皮块、鱼皮或硬板纸剪成的,而且四面还缝缀着表示射线的红布条。”既吸引婴儿的眼球,又保佑婴儿的平安健康。

责任编辑:慧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