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服衣箱二之服装种类

铠甲

铠:形如靠,惟前无靠肚,后无靠旗,垂裳形似鱼尾,袖瘦而直,下甲系连于铠上。服此衣时,极为便捷,与穿蟒及褶子等相同,亦系整个之服装。不若靠之分成若干个部分,用时需先系靠牌子,然后扎靠及靠旗,尚有于胸前饰以彩球、护心镜。靠旗下饰以靠绸者,更为麻烦。故铠曰“穿”,而靠曰“扎”。颜色分为红、绿、蓝、白、黑灯,剧中校尉等多服之。此外复有所谓“帽钉铠”者,形如铠状,惟下裳不作鱼尾式,只于黑缎上满缀铜钉,不若大铠上镶绣之细致。

甲(即靠):说部中往往于描写武将之装束时,咸曰铠甲鲜明。而盔甲两字,亦恒并用。从未见有铠靠与盔靠两字连称者,今名之曰“靠”者,乃戏班中人语也。靠之两肩,形如蝶翼,全身绣成鳞甲,腹部绣一大虎头,作凸起状,此名曰靠肚。背间有一虎头形之皮夹,取名背虎。背虎上可插四面三角形之小旗,名曰靠旗。又靠有软硬之分,无靠旗者乃软靠也,色分红、蓝、黄、白、黑、绿、紫等,各随剧中人之性格、年龄、脸色而异。又有一种“排须甲”者,上身形如坎肩,不用靠旗,余则悉类靠状,只各边缘处满装排须耳。周瑜、吕布有时均服之。

衣类:包括十一种,分别介绍如下

快衣,亦称侉衣,用黑素缎制成,紧束上身,胸肘下满排白色纽扣。短打戏中的武松、余千等人均服之。

茶衣,用蓝布制成,为对襟之短衫,袖肥大,带水袖。剧中之堂倌、书童、樵夫等均服之。

彩衣,此衣为一种破碎布长衫,剧中饰窃儿和叫花子均服之,与富贵衣不同。

刽子衣,此衣上身为红色对襟马褂,下系战裙两片。饰刀斧手者服之。

亲兵衣,用黑色或者红色布制成,下连战裾,前后背心均有一“兵”字,演清朝戏多用之。

上下手衣,衣而无走水。黄色为上手衣,蓝色花布为下手衣。

沙僧衣,用黄绿色的夏布制成,剧中扮演头陀者服之

雷公衣,专为扮演雷神者服之。

皂隶衣,斜领大袖,袖口红色,剧中扮演皂隶者服之。

水衣,伶人自备,用为大袖行头的衬里,斜襟大袖,长仅及膝。

猴衣,剧中饰演孙悟空者之专用,多用黄布制成,衣裤花色相同。

箭衣:小领大襟,瘦袖,带纽,袖口做马蹄形,或素或绣龙,清朝始添入。有以下四种:

龙箭衣:为清末之蟒袍,因为衣箱中已有蟒服,遂专称为箭衣。武将于行路或者与人酣战时服之。分为红、绿、黄、白、黑五色,缎底绣龙,除旦角外其余均可服之。

花箭衣:此衣各种花色均有,只是不绣龙。除旦角外其余均可服之。

黑箭衣:以黑布制成,不绣花,亦称素箭。前后开叉,为剧中饰公差等人服之。

蓝箭衣:与黑素箭形式相同,剧中饰老军、报子等者均服之。

英雄衣:分男女

男:此衣形似紧身小袄、大领、大襟、秃袖,绣花不绣花均可,颜色随便,裤袄同色者居多。英雄、剑侠、巨盗、神怪等于战斗时,皆可服之。武生有长靠、短打之分,此即短打武生所服者。囊时官方之将校,亦多服此。故《包公案》剧之白玉堂等,《彭公案》之马玉龙等,《施公案》之黄天霸等,以及《水浒》之梁山诸将,盖无一而非着英雄衣者,可知打衣袄裤之重要与繁多,实与铠靠等也。

女:女将所着者,均为小领、对襟,下连战裾。现以美观起见,多废战裾而改系下甲两片矣。用何颜色及绣花与否,均可随便。服此服者多系武旦一行。

马甲:共分为以下四种

沙僧马甲:此种马甲有黄、绿两色,黄者镶绿边,绿者镶黄边,剧中饰伽蓝神者服之。

勇字马甲:此种马甲多为红、白、黑诸色,前心背后皆有一“勇”字,为演清朝剧之兵士所服。

小鬼马甲:为剧中扮鬼卒者所服。与白布或黄布上绘成虎皮形,另以披肩加于其上,披肩上亦绘虎形。

龟纹马甲:为剧中扮龙宫之龟将者所服。《丑表功》中之丑角亦服之。

彩裤:此衣分黑、红两色,或花或素,或绸或布,该所不拘,武行中人服之,为用甚广。

龙套:满绣五彩花纹,亦有绣龙纹者。对襟大袖,前后开叉,四周皆镶宽边。分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为剧中龙套服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团龙马褂:此衣系用红、绿、黄、白、黑各色段子,绣成团龙或者其他团花,多于行路或逃亡时服之,以示便捷,平时均不需要。

青袍:此衣专备小官坐堂时之堂役服之。

小披褂:为红底绣金之对襟小马褂。《空城计》之老军,《汉江口》之马童均服之。

漏肚:与快衣相似,惟前胸露出,便于喷彩。饰剧中之罗通者服之。

男孝袍:用白布制成箭衣,服丧者服之。

胖袄:为花面衣内衬垫之马甲,白布中实以厚棉。净角内着此衣,外加蟒帔,即觉体态雄伟,胖袄由此得名。

鸾带:分黄、白两色,两端皆有排须,宽约四五寸。黄色者为须生所用,白色者为短打武生系之。

腰巾:两段绣花,武生穿快衣时,亦此束腰。

责任编辑:慧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