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服的认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无锡汉服爱好者自演古装短剧

经过将近十年汉服支持者们的努力,现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和成都等一些城市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汉服团体,传媒的关注度和大众的认知度也都在不断上升。但人们对于汉服的由于目前的汉服难以历史上某一个时期的形制和样式加以统一,人们在平时汉服宣传及汉服活动中常常见到许多风格、元素不统一的元素,这客观上给提升大众的认知带来了困难。

对于汉服的错误判断基本都源自于人们对其外观产生的武断的第一印象。有一定年纪的人往往因为对和服、韩服知之甚少而把汉服误认作前两者。年轻人由于较多接触日韩文化,将汉服同和服、韩服相混淆的情况较少,但却易把汉服视为古装影视剧、古装艺术摄影和cosplay等的道具服饰。

汉服在外观上与和服、韩服与古装确实存在一些相似部分,这是因为和服、韩服在形成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中国古代汉族服饰的特点,今天各种其他用途的古装则是取形于古代服饰、又在古代服饰的基础上为突出其华美而作了新的设计和改动。而汉服虽然形制和工艺都与过去有所不同,但正规的汉服仍能清楚地汉族传统服饰的基本特点。目前汉服支持者们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就是向更多人的介绍和展示汉服,让更多人的能够准确地识别汉服。

责任编辑:慧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