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旗袍:出自上海的传奇
旗袍之于上海,就好像拉菲之于波尔多。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到底是谁成就了谁。两者相辅相成,谁也不知道是旗袍把夜上海染得风姿绰约,还是夜上海把旗袍映得婀娜多姿。

一个关于旗袍的故事
在不久前曾在朋友那里听到过一个有关旗袍的伤感的故事,你可以说故事讲的是旗袍,也可以说故事讲的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
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是风雨飘摇的年代,旗袍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是几乎就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一位父亲为了满足女儿对一件丝织旗袍的梦想,日夜辛劳,每天白天拼命做工,晚上还利用空闲时间偷偷缝制些枕头套之类的东西出去卖。就连晚饭时必喝的二两小酒也省了。可是,为了怕家人起疑心,他就把白开水灌到酒壶里,还是一样每天两杯,装作喝得有滋有味的样子。就是这样的一位父亲,在最终存够钱买到布料做出旗袍的时候,却因为劳累过度而离开了人世,这件以父亲的生命换回的旗袍,对于这位女儿而言已经不单单只是一件旗袍而已,它变成了一种爱、一种梦想、和一种力量。
旗袍的背后藏着许许多多这样动人的故事。而它本身对于中国女性而言,已经从一种服饰变成了一种精神上的象征,在某种意义上它就等同于典雅和端庄。
旗袍与上海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时装流行中心由苏、扬移至上海。
商埠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明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当时的女明星作为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时尚的先导,以致社会名流等时髦人物都纷纷效仿女明星的装扮,这时著名的女明星例如周璇、胡蝶纷纷身着旗袍出席重要场合使得旗袍渐渐变成了可以代表中国美的代名词。
三四十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上世纪四十年代,张爱玲就曾穿着“丝质碎花旗袍,色泽淡雅”地带着她那敏感于常人的色彩、节奏和情绪登上文坛。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中国旗袍重生
近年来国际T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风元素,越来越多的著名设计师在自己的设计中加入中国元素,而中国元素走向国际化的脚步不单单只是外国设计师选用中国的服饰元素,更多的是一批又一批年轻的中国设计师在国际T台上崭露头角,成为时尚国度冉冉升起的新星。
他们将中国元素变形,放大,使得中国元素变得更为时尚优雅,并创立了自己品牌,享誉国内外。如为北京奥运会设计华丽而脱俗的颁奖礼仪小姐旗袍的国内旗袍第一人郭蓓,因为美国第一夫米歇尔·奥巴马2009年穿上他设计的礼服在总统就职仪式上跳舞而名声大噪的设计师吴季刚(Jason Wu),以及受到众多大牌垂青的王大仁(Alexander Wang)等等。
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旗袍作为中国最具有特色的服饰代表,被设计师们一再地重新演绎,从古老的历史之中绽放出新的花朵。更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影星追捧,范冰冰在戛纳影展上身着明黄色的“东方祥云”亮相,让世界再一次领略到了中国旗袍的风采,又一次为旗袍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
“第二届中国星河湾大会”将于近期在上海星河湾盛大揭幕。由旗袍设计大师郭蓓珍藏的十余件珍品旗袍会在上海星河湾现场进行展示,众多旗袍元素的艺术品,旗袍故事,也将一同出席,让您领略旗袍最动人心魄的魅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