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清代医学百科全书记载了啥内容

      《古今图书集成》的实际创编者叫陈梦雷,字则震,号省斋,晚号松鹤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顺治七年(1650年)生。陈梦雷资质聪敏,少有才名,12岁中秀才,19岁中举人,康熙九年(1670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陈梦雷因附逆罪流放奉天。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东巡,陈梦雷得以放还,侍奉三皇子诚亲王胤祉读书。在这段优游的岁月里,康熙四十年十月陈梦雷根据“协一堂”藏书和家藏15000多卷经、史、子、集的典籍编纂《图书汇编》一书,用4年半(1701年至1706年)著1万卷,目录40卷,分历象、方舆、明论、博物、理学、经济等6“汇编”,每编分32“典”,每典又分6117“部”,初版本有5020大册,50多万页,1.7亿字,万余幅图片,引用书目达6000多种,是现存最大部的类书(因《永乐大典》大多已毁)。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完成初稿,改赐书名《古今图书集成》。

      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经延讲官、户部尚书蒋廷锡(1669年至1732年)重新编校《古今图书集成》。蒋廷锡把陈梦雷的名字改写为自己的名字,他重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共收医书520卷,采集历代名医著作,分门别类,为中医学类书之冠,于雍正六年完成。清代重臣张廷玉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以一书贯串古今,包罗万有,未有如我朝《古今图书集成》者。”

      《古今图书集成》第一次印本称“武英殿印本”,雍正六年(1728年)完成,这是《集成》的初版。共印成64部、576函、分装5000册、又目录20册。

      《古今图书集成》第二次印本,称“铅字本”或“扁字本”。光绪十四年(1888年)印成,共印1500部,每部分1620册,另有8册目录。该版由于校勘不精,讹脱颇多,不称善本,但从此《集成》广泛流传。

      《古今图书集成》第三次印本称“同文版” “光绪版”。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完成,5020册,合《考证》24册,共5044册。

      《古今图书集成》第四次印本,称“中华书局版” “中华版”。1934年《集成》由上海中华书局缩小影印,线装装订808册。此版是迄今最通行、最精善的本子。

      唐山市档案馆馆藏《古今图书集成》为此书“博物汇编·艺术典”下之“医部汇考”中的一部分。其内容取材广泛,既有中国医药学的基础理论,又包括了中医临床各科疾病的证治,上采秦汉医经及注释,下集近代名著及文献,堪称医学百科全书。分类辑录自《内经》至清初120余种医学文献,有古典医籍的注释,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医学艺术,记事及医家传略等,记述系统,分门别类明确,各科证治有论有方,引证材科均一一详注出处,标明书目、篇目和作者,便于查对原书,是一部比较全面的医学文献参考书。

      本馆藏自24卷至804卷,其中缺失318卷,现藏486卷。由于没有首卷,不能准确断定版本,根据书中呈现状态,与“光绪版”类似。虽为残书,但难掩其辉煌。书中为医经注释;脉法、外诊法、脏腑身形等内容丰富;临床各科疾病的证治精到。其中儿科部分,内容最为丰富,对小儿一般常见病证诊断及治疗尽数其中。如对小儿哮喘引用了朱震亨幼科全书:“哮喘,其症有二,不离痰火。有卒感风寒而得者,有会伤盐酢汤水而得者,故天阴则病发,连绵不已。轻则以五虎汤一服即止,重则葶苈丸治之,皆一时解急之法。若欲断根,当内服五圣丹,外用灸法取对心穴左背上、足三里各灸三壮,仍禁酸咸辛热之物。”“西江月·哮喘多称宿疾,天阴欲雨缠绵,治法发表又行痰,九宝时常灵验。表邪未除五虎,里实葶苈为先,不宜砒石作成丸,误了孩儿命短。”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