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清朝纪晓岚的另类养生之道
2014-11-25 11:56:27 来源:光明网 已浏览次
《左传》里有一句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意思是吃肉的权贵们粗俗浅薄,没学问,也没有长远的计谋。这句话放在清代大才子纪晓岚身上,就不太恰当了。这位肉食者不但不鄙陋,而且博古通今,才华横溢;机智幽默,诙谐滑稽。
纪晓岚不是一般的爱吃肉,他把肉类当作主食,米饭、蔬菜等其他食物反倒成了餐桌上的点缀。清代诸多书籍中都记录了他这种怪异的食性。
《清朝野史大观》卷九记载:“公平生不谷食,面或偶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饮时只猪肉十盘,熬茶一壶耳。宴客肴馔亦精洁,主人惟举箸而已……”纪晓岚从来不吃米饭,偶尔吃点面食。吃了十盘子猪肉,喝上一壶浓茶,就是一顿美餐。家里来客人了,七碟子八碗,荤素搭配烹制得都很精致。纪晓岚作为主人,只是举举筷子做做样子而已,这样的聚餐对他来说,实在是折磨人。
真正能让纪大才子大快朵颐的,往往是他一个人独自享用肉食的过程。乾隆朝军机大臣英和曾经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但见仆人端上一盘子火腿肉,看上去三斤左右。纪大才子一边陪客人聊天,一边大吃大嚼,须臾之间,风卷残云般就吃完了一顿饭。
嘉庆皇帝的师傅朱珪在诗中描述纪晓岚“食肉不食粟,清浊同一盂”。我们可以想象他对米饭不屑一顾,什么清炒肉、红烧肉、清蒸肉,统统放在一个盘子里,埋头大吃特嚼的可掬憨态。
纪晓岚享年八十二岁,在民智未启的清代可谓高寿。按照现代人的养生观点来看,要想健康长寿,应该是多吃谷物、蔬菜、水果,少吃肉类。纪晓岚以肉类为主食,爱吸烟,很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何以高寿而终?
纪晓岚不喜欢喝酒,他在诗中形容自己:“平生不饮如东坡,衔杯已觉朱颜酡。”就像宋代诗人苏东坡一样不喜爱杯中之物,也不胜酒力,喝上一点就红头涨脸。
虽然不爱吃米饭蔬菜,但不是一点素食不吃。他的一首诗中隐约可知,对水果还是来之不拒的。诗中写道:“甘瓜别种碧团栾,错作花门小笠看。午梦初回微渴后,嚼来真似水晶寒。”
性格开朗可算是纪晓岚又一长寿秘诀。他机敏多变,点子多,爱讲笑话,很多时候信手拈来。有一次,纪晓岚上班,有个内廷值班的太监请他讲故事。纪晓岚故意推辞,那位不识相的太监纠缠不已。纪晓岚做思索状:“有了。从前啊,有一个人……”说到这儿不吱声了,默默看着太监。太监瞪大眼睛,见他不说话就急着问:“这个人下边还有何事?”纪晓岚绷着脸:“下边没有了!”哭笑不得的太监知道是在揶揄自己,但还是不得不叹服他的幽默才华。
因“瞻顾亲情”泄密获罪而被谪戍新疆,纪晓岚宦海生涯中遭受巨大的人生挫折。遭贬并未挫败他对人生的信心。《乌鲁木齐杂诗》记载了他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眷恋,对民间底层风土人情的体味,对个人琐碎生活的热爱。他看农民春耕,与牧民一起围猎野骡子,把罂粟花插在帽子上……“囚徒”岁月竟然变成了“驴友”生涯,人生岂不快活?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