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企业首次公开潜规则

外观一模一样的紫檀家具,有“挖补”的与无“挖补”的价格可能相差十几万元,红木名企名佳近日在行业内首次将这样的“潜规则”公之于众,提醒消费者避免上当。   

“紫檀原料直径不过十多厘米,并且十檀九空,在制作家具时,很难出现整料,大多会使用‘挖补’技术,由小料填塞黏结成整料”,名佳红木总经理朱邓峰告诉记者,由一块完整木料所做的家具价值非常高,值得收藏;而经过“挖补”的家具价值会大打折扣,因为做“挖补”需要用胶,当胶的保质期到期后,很容易发生挖补的地方脱落的情况。“通常会在椅子背板、箱柜内板等隐蔽部位做‘挖补’”,朱邓峰表示,看上去一模一样的家具,“补”与“不补”价格能相差几万到几十万元。

记者在大堂内发现两套看上去没任何区别的圈椅三件套,但价签上直接标明没有挖补的标价26万元,有挖补的圈椅标价只有14万元。朱邓峰说,其实“挖补”是节省木料的办法,本身没错,但有的商家不会主动告知消费者,往往按没有“挖补”的家具来卖。

责任编辑:bd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