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金丝楠:炒作也要有底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金丝楠
 

苏州是个福地,近年来,"皇家之气"降临到姑苏城,继"满江红"金丝楠木博物馆开馆后,文庙又新建了"千里楠香"金丝楠木文化体验馆,为木器收藏家与游客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于楠木的概念,我们并不陌生,只知道皇家贵族用的,高贵、值钱。2000年,苏州市文化普查发现,城东中心小学内王家祠堂后厅为全楠木厅,建于清代中后期。当时,轰动了苏州城,成为街头巷尾百姓闲聊的新闻。

要不是体验了"千里楠香",要不是听取了馆长邵建平的介绍,我想,对于楠木的认识,也许永远停留在"半瓶子水"上晃荡。楠木有三种,据明末清初学者谷应泰《博物要览》记载:一曰香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向明视之,闪烁可爱。尽管楠木产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地,但真正的金丝楠木却分布在四川雅安一带,就像玉有千种,但人们只认可和田玉。再如田黄石,产于寿山"上坂"、"中坂"、"下坂"才是正宗货。

金丝楠木学名为桢楠,亦称雅楠。它最大的特点是淡雅清香,纹色高雅,蚁虫不蛀,沉水不腐。至于这树种为何叫"楠"木?是因为在南方生长吗?不见得。凡在南方生长的树木太多了,黄花梨、鸡翅木等等,大部分都是生长在南方。那么,为什么用"楠"字呢?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知识就是见识,中国文化书院易学研究中心主任米鸿宾先生为我们解开了谜团:这与中国易学中的五行理念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在古人的认知当中,"南"为极尊之位。因为,五行中,南方属火,火主礼敬,主神明,是礼之所现。天是"虚无"的代表,为神明之界属,故古人与"天"的沟通(祭祀、精神求索等)都是面南而为。

古人认为皇帝为" 天子",无论哪一朝、哪一代,皇帝登基、议政一律都是面南而坐,故有"面南称孤"、"南州冠冕"一说,在政治行为中,一定要保证礼敬神灵。由此可见,"南"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象征,它代表了权力、地位和身份。并且,这种思维理念贯穿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楠"字的组成是"木"和"南"。如前所述,"南"为极尊之属,而木中之南的"楠"木,自然便为极尊之木,成为木中之礼器,参天之用物。这就不难理解作为软木之王的楠木为什么会受到皇家所重用:一作宫廷尊贵器品,二作祭器、棺材之用。

金丝楠木因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变动而久埋于土中者,称为"阴沉木",也叫"阴木沙"。阴沉木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名贵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贵及地位的象征。中国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和"黄金万两送地府,换来乌木祭天灵"的民谚。

记得七十年代,昆山改造河道,从正阳桥河床下挖出了四根十几米长,五十公分左右见方的木料,据说是水城门。该木不腐不烂,至于材质,谁也说不清。后来,木料运至张浦大直木器厂,做了几套家具,我因是该厂会计,揩油做了一只小圆台,回苏后不知送给谁了。如今参照实物,才知应该是阴沉木吧,可惜有宝不识,傻也。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连续报道了疯狂的金丝楠木,自然,有着炒作的成份,但不可否认,炒作也需要底气,这底气就是资源的贫乏,物以稀为贵。我个人认为,数量稀少、植物属性是金丝楠木的表面现象,更重要的珍贵原因在于:它是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属性的木材,也是所有木材中最为纯正之木,并且成为皇权的代表,带有神秘色彩。所以,金丝楠木越来越受宠,成为收藏界的新贵。

品味着古朴典雅的金丝楠木书房家具,一股浓浓的文人雅士的书卷气息扑面而来,我不由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由衷的赞叹。

责任编辑:bd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