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河北九连洞:石笋距今已有1250万年历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九连洞其中一个洞口 宋锦丰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九连洞中发现的疑似动物犄角化石,目前其价值还有待考证 宋锦丰 摄
 

河北省赤城县有一座九连洞,这座长200多米的溶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被当地人俗称为“地下岩溶博物馆”。据赤城县委宣传部介绍,目前该溶洞的神秘面纱有待被揭开。

12日,记者驱车经过17道盘山路,来到距离赤城县城南约30公里处的白云山九连洞,这里西傍奔流不息的白河,东依绵延峻拔的四十里长嵯,四周群岭起伏,森林茂密,四季如画。

据当地九连洞管理处负责人何万银介绍,九连洞的“九”并不是实数,而是是概数,泛指多。九连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是由数道长度不等的天然洞穴组成一个古溶洞,洞穴从洞口到洞尾长度约为200多米。

何万银带记者走进了这个神秘的溶洞。记者看到,该溶洞不算宽阔,有的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但洞中精巧绝妙的钟乳石确实叫人叹为观止,或鹰爪,或珊瑚,或青蛙,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由于刚下完雨,洞中不时还有水滴落下,何万银告诉记者,这些钟乳石构成了一个神奇怪异的洞穴世界,每当冷暖气温交汇之时,洞中热气与洞外冷气相融合,凝结成如云似宵的雾霭盘山绕峰,因此称为白云山九连洞。

据赤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建志介绍,由于赤城地处燕山山脉,中生代时,地壳运动十分强烈,形成了一系列大型隆起区和凹陷区,并伴有岩浆活动,出现了大量的断裂带。白云山九连洞是由盘龙洞和擎天柱洞两个主洞和多个分洞组成的,是我国北方大型的喀斯特溶洞,洞景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1995年,现任赤城县白云山九连洞顾问的马志荣自己投资开发九连洞,并对其进行研究探索,2002年对九连洞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他告诉记者,里面存在大量的化石遗迹,尚未被后人发现。

“溶洞中石笋的生长速度很慢,1000年才长0。16厘米。”马志荣介绍说,根据石笋的长度可推算出至今已有1250万年的历史了。

刘建志说,赤城县九连洞还未曾有专家对其进行考证,这200米的溶洞确实亟待开发,它的神秘面纱也有待揭开。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