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轧神仙”民俗活动引来众多游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市民及游客在神仙庙内点香烛祈福。

23日,苏州一年一度的“轧神仙”民俗活动热闹开场,人山人海的“神仙庙会”,中医药文化展示,传统的“八仙巡游”,民间艺人传统技艺展示……每一位到场的市民与游客无不感受到浓浓的吴地民俗文化。 

当天,在“轧神仙”活动举办地,人潮涌动。在街道两侧,印有“轧神仙——苏州人的狂欢节”字样的彩旗,“轧”字灯笼等,将街巷装饰得格外有气氛。

“快看,八仙来了。”随着一阵锣鼓声的响起,“八仙巡游”活动开始,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看,也有不少人跟着巡游的队伍一同前行。

“来凑个热闹,玩玩,买买东西,希望沾点仙气,交好运。”市民张先生抱着儿子走在人群中。

苏州的“轧神仙”活动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源于崇拜和祭祀道教神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轧”这个字在苏州方言里的意思就是凑热闹。每年的“轧神仙”活动,都会在神仙庙为核心的苏州阊门地区附近举行。

相传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是吕洞宾的生日,在这一天他会化身为凡人,来世间点化世人,因此到这一天每个人都会到神仙庙去上香,也会在人堆里挤来挤去,希望轧到神仙,给自己带来好运。

“姑苏文化很浓厚,蛮热闹的,拜拜仙人,希望自己的愿望实现。”来自外地的游客小刘和几位朋友特地赶来参加“轧神仙”活动。在南浩街的神仙庙内,前来烧香祈福的市民及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大家点燃手中的香烛,诚心祈福。

如今,“轧神仙”民俗活动已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的“轧神仙”活动将持续三天。

责任编辑:Catheri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