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市场易鱼目混珠 消费者需先学习
今年的文博会主会场里,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红木家具令不少市民只可远观。但不少市民认为,这些家具的价格并没有那么可怕,比那些胶水复合板粘起来的“高档家具”划算多了。
据了解,今年2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标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正式实施,不符合条件的商品禁止销售。记者调查发现,商家基本都知道新国标,但不少浑水摸鱼;消费者大多对此不知晓。
古典家具好看又环保
30多岁的小曾夫妇想买个博古架,在益田路金海马家具商城找到了一个中意的紫檀双面雕博古架,要价7万多元,小夫妻毫不犹豫地把博古架“请”回了家。
古典家具流行伴随着环保风。深圳房地产信息网上有个长达两年的精华热帖,说的是“三好她爸”为了小女儿的健康,追求“零污染”,从每块材料入手,不让一块复合板进家,所有家具最终回归榫卯结构,甚至油漆都不上。这股风潮现在被不少家庭接受。
此外,红木也有保值作用。由于木材生长缓慢,一木难求的局面总是存在,就像一位业内人士所言,你买一套珍贵的红木家具,过了几年可能值一台宝马,再过十年可能就是四五台。业内人士提醒,不是所有红木家具都有保值增值作用,一般分为“通货”、“收藏货”,前者只是满足人们生活实用;而后者具有一定的工艺和艺术性,才有保值增值的功能。
质量卡要标注学名
你一进店铺,很多老板张口闭口就是花梨、红檀、黑檀、绿檀、酸枝等名贵的词。而按照“新国标”,这些现在都属于不规范标注,消费者首先在“鱼目混珠”上。
销售多年高档红木家具的大名楼公司董事长姜民告诉记者,以现在高端红木市场上流行的酸枝为例,主流木种有7种,价格相差数倍、数十倍。例如,老挝红酸枝目前原料价格20~30万元一吨,被俗称为白酸枝的缅甸酸枝则是1万元多一吨。
按要求,家具要有使用说明书、产品质量明示卡、产品合格证等“一书一卡一证”才可上市销售规定,尤其在关键的“产品质量明示卡”上,要求商家标示学名而非俗称。例如,绝对不允许标示大红酸枝或缅甸红酸枝,而应标注学名交趾黄檀、白酸枝学名奥氏黄檀等,每种木材都有对应的学名,消费者只认学名即可,避免商家以次充好。
最好看过原胚再让上漆
由于现在技术发达,很多商家的打磨处理技术相当完美,很容易把一些边材混进去。红木之所以贵重,是在其坚硬和花纹美丽的芯材,外面的密度和花纹没那么好的被称为“白皮”,按国家规定,在红木家具中的使用不超过3%。
在家具重镇广东中山、福建仙游等地,一些价格低廉的红木家具要引起关注,大量厂商用白皮上色后再上油漆做成的漂亮中式家具,展厅内是看不到分辨不出的,除非你用斧头把家具砍断看看里面是什么。
姜民告诉记者,商家最好做好白胚,让消费者验证过后再打蜡或上漆,以免被骗。
所谓红木“水太深”,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也未必。如果不追求红木中的“国王”、“贵族”,还有很多价格亲民的可以选择。
消费者购买前一般都要“临急抱佛脚”,姜民建议,可以先上专业论坛学习一下,看看好的做工、器形,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目前比较权威的网站有麒麟网、木工论坛等,那里有很多业内人士晒作品、品评,消费者花一两个晚上比读一本专业书管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