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岁"瓯剧首次摘梅花奖

20日晚,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成都揭晓,产生34朵“一度梅”,6朵“二度梅”。浙江在所有梅花奖中占得4席:来自杭州越剧院的郑国凤和浙江越剧团的王滨梅,温州瓯剧团的方汝将、浙江绍剧团的姚百青。

有意思的是,今年获得梅花奖的话剧演员特别多,袁泉凭借话剧《简·爱》获得了梅花奖,与浙江4朵“梅花”,同台领奖。

有300年历史的瓯剧

首次有演员获梅花奖 

瓯剧来自浙江温州,是一个有300年历史的地方戏,原名叫“温州乱弹”。现代瓯剧以乱弹腔为主,朴素、明快、文武兼备,唱做并重,以做工见长。民国时期,“老凤玉”、“新凤玉”、“胜凤玉”三戏班颇有盛名。如今的温州瓯剧团,是全国唯一的一个瓯剧团。

生于1977年的方汝将,是这次浙江的“四朵梅花”中最年轻的。他参评的是一场折子戏专场,共三折戏,“唱念做打”俱全,充分展示他“文戏武做”的扎实基本功。

当天演出结束后,戏迷拥到台前长时间鼓掌,粉丝举着方汝将的照片高声呼喊,许多人激动落泪。

此次他获奖,也是瓯剧这一地方小剧种首次登上争夺中国戏剧最高奖的大舞台。

“瓯剧这个小剧种,能获得梅花奖,真的太不容易了。”作为一个小剧种演员,方汝将说对那些大剧种来说,“梅花奖”更多的是演员个人的荣誉,而对瓯剧来说,梅花奖是整个戏种的荣誉,是几代瓯剧人的梦想。

其实,目前瓯剧的生存状况并不好,演出也不多。有专家认为,方汝将的获奖,将会刺激瓯剧发展。

王滨梅、姚百青、郑国凤

一人获奖100人助阵

王滨梅、姚百青、郑国凤三人获奖也都非常不容易,他们参评的作品都是大戏,每一台戏光台上演员都40多人,加上工作人员近百人。

越剧花旦王滨梅天生一副甜美的金嗓子,由于扮相英秀、身材适中,她所出演的个个都是名旦美角。

她此次参评的作品是《九斤姑娘》。演出时现场座无虚席,她也十分铁肺地唱满了140分钟。

越剧小生郑国凤演出过《红楼梦》、《蝴蝶梦》、《西园记》等经典剧目,在舞台上,她是那个或多情或英挺的小生。她参评的作品是越剧《北地王》,在演出现场,粉丝带着鲜花、灯牌来现场助阵,这架势丝毫不输年轻人追星。

“我从1982年开始学戏,梅花奖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一个梦想。《北地王》这出戏是徐玉兰老师的一个心愿,如今我能圆了两代人的心愿我很高兴。” 郑国凤说。

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姚百青成功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文武兼备的艺术形象。仅猪八戒一角就有《猪八戒招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真假悟空》、《咫尺灵山》、《八戒别传》等,被誉为“江南活八戒”。

两年前,姚百青就带着绍剧《八戒别传》冲击25届梅花奖但未能如愿。在第26届梅花奖上,他终于如愿以偿,摘梅而归。不少绍剧戏迷都发微博感叹:“这不是我们绍兴的猪八戒吗?他终于得奖了!”

责任编辑:Catheri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