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戏曲文化节 百余票友齐吼秦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获奖选手演唱剧目。

近年来,随着电影电视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戏曲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日益受到公众关注。11日,以群众演员为“主角”的戏曲文化节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落下帷幕。 

据了解,秦腔大赛作为本次戏曲文化节的重头戏,吸引了来自陕西西安、咸阳、渭南等地50个区县的百余位“非专业”选手参加,他们中包括工人、农民与在校学生等。

秦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是在古时陕、甘、宁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由于它产生于民间,所以能够生动的反映出人民的愿望、爱憎、痛苦和欢乐,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斗争,因而有着深厚的根基,秦腔经典剧目《铡美案》、《金沙滩》、《三滴血》等家喻户晓。

记者在现场看到,舞台下的观众纷纷席地而坐,当经典唱段响起时,秦腔爱好者们纷纷击节唱和,台上台引起强烈的共鸣,秦腔艺术之美令现场观众如醉如痴,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作为一个有着40年戏龄的老票友,家住西安自强东路的赵勇祥表示,从孩提时代的他就在收音机里听秦腔,当时虽不明其意但也跟着节奏模仿唱腔,而时下秦腔的普及还显欠缺,特别是年轻的爱好者太少。

陕西民俗学会副会长孔正一认为,中华戏曲文化绵延千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当今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民间戏曲传统文化也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尤显重要。

另悉,此次文化节期间,还举行了“民间戏曲大擂台”“最长安”社区文艺团体主题展演及戏曲文化与服饰展示活动。

责任编辑:Catheri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