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油梨与糠梨之分
海南黄花梨,也叫做“降压木”,在《本草纲目》中叫做“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压、降血脂,做枕头可舒筋活血。黄花梨很容易成活,但很难成材,一颗直径为10公分的树,去皮后所剩心材不过3公分左右。其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生长期。木质比较坚硬,自古以来都是制作古典硬木家具的上乘材料。
黄花梨与紫檀一样,是一个文学名称,因为从古到今没有一种树是叫“黄花梨树”的。但它有一个学名,叫“降香黄檀”。人们喜欢把东西分的很详细,赋予一个形象的名称以让大家更明了的记住它,于是通过肉眼观察,又把海南黄花梨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色浅,呈黄色,多生长与海南东部地区,我们叫它“糠梨”。另一类色深,比重大,多呈棕红色,多产于西部。我们叫它“油梨”。这两类海南黄花梨虽区别明显,但其特征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再是油糠之分又没个具体标准,一直令广大玩家感到纠结。
在我的印象中,所谓的海南黄花梨油梨,它的油格比例大。而且香气浓郁还常有水波纹,稍加打磨后其温润如玉的质地便一览无余。所以相对来说更受玩家的喜爱。最近发现很多玩家们都在潜意识中认为油梨是更好哦,即使他根本没见过这种油梨。这就是现代人类的一个特性,我称为:“浮躁的选择认知性”。大家都说一种东西好,听的多了,就认为它是好的,听多了海黄好,就认定了海黄好。听多了海黄中的油梨好,就认为油梨好。完全看不到越黄与海黄中糠梨的美。然后就开始去找海黄,找油梨。
越难找越去找,物美价廉的越黄再好看他也没感觉,我问为什么,他说那是越黄,没感觉。然后我拿出一个垃圾的海黄,这个有感觉么?他问:这是海黄吗?我说是,他就拿手里稀罕半天,我问:比越黄好么?他说,感觉是好点。我问:哪儿好?他纠结半天:“怎么说这也是海黄吧,肯定比越黄好啊!”
看,这就是现实中的一幕,那根深蒂固的潜意识让你很难改变他的认知观念。
认这几种木头不难,亲密接触个5/6年就能看个8----9不离十。但让更多的人对木头有个正确的感知那才叫难,再让大家通过对木头的感知去放大思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那就更难了。
再说这海南黄花梨油梨,没有直观的标准来供你判断,你找油梨,是因为大家都说好,还有一个说法,就是稀少。但你现在去找,我肯定你找的到,但你找到的是什么,我真说不好。
没见过海黄,去买海黄,不能说你就会吃药,多数商家还是很诚信的。但没见过海黄就去买油梨,问题这东西现在真不好找。
大家总是要买那没有的东西,商家没货怎么办,饿死?改行?还是想办法蒙混过去把这钱赚了?这是三条路,现在让你作为商家的角度来选一条。
但是我们不排除这个行业里存在害群之马,就目前来看,越黄紫料,黄花梨根料,与很多玩家心目中那“海黄油梨”的形象是吻合的。没说现在海南油梨都是树根儿,切勿断章取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