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画糖人、捏面人需传承

画糖人、草编、面塑,这些当年走街串巷随处可见的手艺活儿,如今已经成了稀罕玩意儿。4月26日,南京两位有着家传绝活的民间手艺人为南京市民公开表演,不少观众都有一种时光倒流回到童年的感觉。但事实上,这些老手艺目前都面临传承困难的窘境。

一块大理石板、一把勺子、半勺麦芽糖、一分不到,一只栩栩如生的老虎就在老朱手里新鲜出炉了。工具简单,原料简单,但制作中的门道可不简单,老朱这手艺可是祖上传下来的。

“我爷爷哪个时候开始就是做这个了,然后到我父亲,后来传给我,我也已经干了三十几年了。”老朱说,“爷爷那会挑个担子画糖人,那个时候一个工人一月才十几块钱,我爷爷一天就挣到一两块钱,养活一大家子人。月收入已经算得上是金领了。”

不过,如今糖人已经从奢侈品变成了普通玩意儿,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不感兴趣,家长也不放心,做这门手艺收入太少,老朱的孩子就已经不愿意再接班了。

对此,很多老南京市民对此也深有感触。一位南京市民表示,她小的时候,差不多40年前了,转这个盘子,转到什么(糖人师傅)就给画什么,那个时候是两分钱,还要等到家里人发工资,才能给,真是稀奇的不得了,好吃的很,现在真是看的少了,这个真的是奢侈品哦。

旁边的面人师傅小赵也有同样的感受,要不是她爷爷再三劝说,她也不想再学下去。她说:“现在有小孩才买,也有小孩玩具多了就不喜欢这些东西了,要想维持生计,很难很难。”

现在,尽管一些有着民间绝活的师傅们会收到了幼儿园或是高校的邀请,临时去上一堂手工课,不过,受各种卡通玩偶、电子玩具的冲击,这些传统小玩意逐渐被尘封,似乎只有在特定场合才有机会露脸。如何让这些手艺传承下去,成了很多民间手艺人头疼的问题。

责任编辑:Catheri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