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串历史悠久的发展演变过程

珠串的历史与鉴赏
珠串的历史很悠久,现存最早的大概要属在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上发掘的,距今大约50万年前,用贝壳磨制串起的项链了。用兽骨和晶莹的小石子磨制串成的珠串,也是那时常见的式样。人是情感丰富的动物,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后,还要进行感情交流和展示自我。而首饰等装饰品是负载这种功能的,最早出现的物件。
略举一例:人们为了展示自己的勇敢与无畏,就把在狩猎中捕获的虎、狼等猛兽的牙齿收集在一起,用纤维类绳索或皮条串起,形成牙串饰,挂在项下。在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存中,这种饰品是很常见的。其持有者,大多为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领。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即使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还保留了这种习俗,只不过这类齿牙饰物是用玉或者琉璃做成的而已。在海洋文化盛行的民族与国家中,用鲨鱼等牙齿做成饰物的也很常见。这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就是夸耀勇敢,进行自我心灵抚慰(所谓的驱邪避害)。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酷者一族”,他们不是项戴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或翠、玉做成的饰物,而是戴着各种齿牙饰物招摇过市,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另类和与众不同。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战、汉时代普遍流行的蜻蜓眼琉璃珠串。关于蜻蜓眼,专家们有各种观点,有的说,它反映了古人的宇宙观,每只眼都是一个星座,而中间的连线,则是星座之间运行的轨迹。有的说,蜻蜓眼琉璃珠是从西亚、阿拉伯传过来的,它是人眼的写实,是驱魔避邪的。总之,蜻蜓眼琉璃珠不仅华丽,而且蕴涵着一种神秘的光彩。如果谁有幸得到几颗古老的蜻蜓眼琉璃珠,将其佩戴在项下,那才是时髦里透着厚重,特别是现在的妙龄白领女郎,在白皙如玉的脖颈下,戴着那么一串老蜻蜓眼琉璃珠,谁都会多看几眼,因为它反映了主人的气质与修养,其格调不俗,真正体现了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东汉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传入了中国,珠串也被赋予了佛教的意义,形成了佛珠。它是僧人和广大信众念佛的法器之一。佛珠按用途可以分为挂珠——挂在颈上(是出家人的标志之一)、持珠——是手持掐捻(用以计算念经遍数)、戴珠——戴在手腕或臂上(可作为一种饰物,增加美感、威仪和自信)。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颗数的珠子串成,其特定的数目都有缘由,被赋予一定含义。无规则、无定数的珠串不能随便称为“佛珠”。108颗表示断除108种烦恼;54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54阶位;18颗表示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14颗表示观音菩萨的14种无畏。
佛珠是由不同材质构成的,大概可分为15个种类,最常见的有宝石类、奇果实类、竹木类、陶瓷类、贵金属类、雕漆类、古琉璃类、牙骨角类等,不一而足。不同质料的佛珠用来诵念不同的佛经,如金刚部法多用金刚子制作的佛珠诵念,佛部诸经多用菩提子制作的佛珠诵念。
佛珠的制作,要严格按照佛教仪轨,由“珠匠”通过斋戒之后,在庄严的道场进行。评价一串好的佛珠不但要看材质的珍贵与否,还要看它是否被持有者无数次在修行念佛中被贯通交融过。当然,高僧大德曾经持有的佛珠更具有特殊的价值。
我等凡人,收藏的是一些普通的珠串,大可不必追求名贵与材质,只要自己喜欢便好。当然,如果从文化价值上来论,还是有一些历史和文化积淀的珠串才更显雅气和有韵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