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辨伪有秘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元代 白玉错金马头形器(一对)

■玉材。对传世古玉辨伪,首先要辨证玉材的可靠性,若发现玉材与其时代不相符,则要提高警惕。

■器形。古伪玉器主要有三种,一是仿照古玉,依式琢成;二是按图索骥,只见其正面不知其背面;三是道听途说,主观臆造。伪古玉的造型若为杜撰,有经验的人一望便知。

■纹饰。纹饰和器形相关,同样要以出土玉器上的纹饰为辨伪的基本依据。很多杜撰出来的伪古玉,其纹饰往往随意为之,风马牛不相及。

■做工。玉器的做工就是玉人使用工具等多种手段加工玉材成器,其器纹所体现的工艺技巧及表现力等因素的总和,同样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沁色。辨识古玉时,要学会区别天然沁色和人工伪沁,这需要经常观察真伪两种沁色,加以比较,了解两者各自不同的特点,注意积累,不断总结。

■伤残。古玉在流传过程中,往往会多遭伤残,完整者较少,这已是常识,作伪者也熟知此点,需要收藏者不断学习积累。

■铭款。铭是指文词,款是指年款。古玉带有铭款者比较少,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就开始出现铭文,明清有陆子冈款或子冈款玉器及诗画并茂的子冈牌子。

■改制玉器。改制玉器其实就是旧器改造。古玉在出土和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致损伤,后人则根据其遭破坏程度大小,改制成为另一器物。

责任编辑:Catheri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