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女立俑:唐朝贵妇的丰韵之美

三彩女立俑
唐三彩女立俑,通高 44 厘米,1959年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民富国强的唐代,厚葬之风兴盛。唐人对丧葬破产倾资,随葬品无不穷妍极丽。以俑随葬的习俗由来已久,它是人殉制度演变的产物,最早的俑用芦草扎成,到了秦、汉两代,以陶俑陪葬习俗十分普遍,且规模浩大。隋唐时,俑的制作工艺更加精致,装饰更为华美。在塑造唐三彩女俑时,雕塑家在“以肥为美”风尚影响下,根据宫廷女性的等级地位,刻画出不同的世俗化外观和性格特征。
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的唐三彩女立俑,头梳乌蛮髻,面庞丰润,双眼微眯,红唇微启,下颌微抬,站姿优雅。轻薄的衣裙与丰满的体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甜美的微笑中似乎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遐想。她的体态雍容华贵,端庄大方,洋溢着生命活力和青春之美。整体造型比例匀称,形神兼备,刻画入微,在人物塑造上表现出“丰肌秀骨”的艺术风格,也反映出此俑作者观察的细腻和技艺的高超,呈现了一位盛唐仕女的典型形象。
与古代多数时期人们以女性苗条、纤细甚至病态的瘦为美的追求不同,唐代女性的审美观积极向上,喜欢丰满、圆润的体态,崇尚充满生命力的健康美,丰腴雍容中的雅致是盛唐女性所独有的。唐墓中出土的唐代女俑体态大多较胖,但并不臃肿、邋遢,而是风情万种,娇媚动人。
古代艺术家强调三彩女俑塑造的整体性,删繁就简,对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不做考虑,且唐三彩是一种白黏土作胎的低温釉陶,用含有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的着色剂,在釉里加入很多铅类助熔剂,经过约800℃烧制而成。女俑身上如果有脱离主体袅绕的飘带,在烧制时会经不起高温而断裂。所以,把繁复飞起的飘带添加在三彩女俑身上,无论是技术上还是雕塑理论上都是不可取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