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穿过的毛利斗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毛泽东主席的毛利斗篷借展新西兰国家博物馆

11日上午,在中国和新西兰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国国家博物馆精心保存了半个世纪的毛利斗篷将随着它的“主人”从北京踏上归程。56年前,发生在中新友好交往中的一段佳话也再次展现在人们眼前。

约占新西兰人口数量15%的毛利族是新西兰最早的居民,其独特的毛利文化已成为新西兰的国家象征。羽毛斗篷是毛利族首领特有服饰,代表着身份和地位。

早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新西兰与中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民间往来不断。特别是由中国人民老朋友路易?艾黎1952年创立的新中友好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国间的友好交往。

1957年10月,应邀来华出席国庆晚会的新中友好协会成员、毛利族妇女罗玛?海沃受毛利族首领考洛克的委托,为毛泽东主席带来了一件毛利文化中象征尊贵身份的羽毛斗篷。斗篷约1米见方,以黄色羽毛为底,配以黑色和灰色羽毛编织的方形图案。10月1号晚上,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国庆晚会的罗玛?海沃向毛泽东主席赠送了这件斗篷,她幽默地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小的民族,把礼物赠给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毛泽东主席非常高兴地披上斗篷,并对她说:“最小的民族和最大的民族同样重要。”

伴随毛利族歌舞团传统歌舞表演,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将馆藏的这件毛利斗篷移交给新西兰国家博物馆理事会主席加德纳爵士。从4月下旬到10月下旬,这件珍贵的礼物将借与新西兰国家博物馆进行展出。见证这一时刻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感慨地说,56年前,新西兰毛利族首领将象征尊贵和荣耀的羽毛斗篷送给毛泽东主席,这是中新友好的历史见证。56年后,这件斗篷将回到新西兰讲述中新友好交往史。

“今天,这件记载历史的毛利斗篷又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它将再次漂洋过海回到家乡,向新西兰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讲述56年前的那一段佳话,讲述中新两国的友好交往历史。我相信,随着两国人民来往的日益增多,将会有更多的两国各界人士成为中新友好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中新两国人民的友谊将会世代相传,两国关系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正在中国进行访问的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也亲自出席毛利斗篷借展移交仪式,他感谢中方将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纪念品借展新西兰。

“感谢中方将1957年赠予毛泽东主席的毛利斗篷借展新西兰国家博物馆。这件礼物有着特殊的意义,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纽带将因此更加紧密。”

责任编辑:Catheri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