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佛山相沿成习瓦缸靓汤

俗语说:“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佛山人喝老火汤的历史由来已久,这与当地湿热或干燥的气候密切相关,汤的种类会随季节转换而改变。

具有佛山地方特色的“靓汤”,有莲藕炖猪骨、鸡骨草炖猪肺、西洋参煲竹丝鸡、冬虫草竹丝鸡汤、白菜干煲瘦肉、霸王花猪肉汤、酸菜鱼汤等。汤料可以是肉、蛋、海鲜、蔬菜、干果、粮食、药材等;煲汤的方法很多,熬、滚、煲、烩、炖等;不同的汤由于不同的材料会有咸、甜、酸、辣等不同的味道。

佛山人喜欢在夏天喝生滚的肉片、鱼片青菜汤,冬天则喜欢药炖的、肉熬的浓汤,用慢火熬的肉汤、鸡汤、鱼汤,味鲜美而不肥腻。佛山人煲好汤有“三煲四炖”之技,即指煲汤一般需要3小时,炖汤需要4~6小时。

在民间,不少人更喜欢用瓦缸来煲汤。据说,民间瓦缸煲汤完全采用民间传统煲汤方法,以瓦缸为器,精配食物,大多以土鸡、龟、天麻、猴头菇等为原料,加以天然矿泉水为原料,放入巨型大瓦缸内,以硬质木炭火恒温煨制达七小时以上。

瓦缸的妙处在于用土质陶器煲汤,久煨之下原料鲜味及营养成分充分溶于汤中,味道更加鲜、香、醇、浓,而且营养不流失。

责任编辑:吴玲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