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旗袍佳人有个公主梦

出人意料:纪念馆屈居破旧厂房

目前,邓丽君的墓园在台北。而其长兄邓长安在高雄建了邓丽君纪念文物馆,专门陈列其生前用品及收藏,据闻当中不乏珍品。这个纪念馆位于高雄爱河边上一座破旧的两进小厂房内,邓长安介绍说,这里有效陈列总面积大约200平方米,由于陈旧和湿气重,地方有限,不适合作纪念馆用。而邓丽君生前珍爱和常佩戴的珠宝也只能像杂货铺饰柜一样挤在一起。他遗憾地说,还有很多东西没法好好摆放呢。

有同行的媒体对此非常不解,说:“只要稍微拍卖一点遗物或收取门票,纪念馆就可以经营得更好。”邓长安愣了一下才回答说:“我觉得邓丽君就是去了演出没回来,感觉她从未离开……”

随后,这些同行先后离开了,他们说:“太难过了,没法看下去了。”本报记者留守纪念馆门口前后两个多小时,来参观的旅游大巴络绎不绝,初步估算每天参观人数约2000人。经过交谈,大多为大陆游客,不少人在离开时都主动要求邓长安开售门票。

香闺犹在:经典旗袍成仿唱者战衣款

在纪念馆的前厅,记者见到这里被布置成邓丽君生前故居的模样,据说家具都是从老家运来的。墙壁上悬挂多幅邓丽君在不同时期的照片,包括一岁多的婴儿相、十多岁登台相及和家人的团圆大合照,均为现时网络上较少见的私照。从中可见她自小至大都和家人亲密无间,其长相尤似父亲。

后厅则大量堆放了邓丽君多套经典造型演出服,有绣花缀珠片的丝绒旗袍,也有婚纱款的公主蓬蓬裙。邓长安说,四妹邓丽君身高165厘米,身段纤巧婀娜,加上她骨子里就是个中国传统女性,所以酷爱旗袍。她认为这样的自己最美。

记者一眼就认出这些衣服,现在已成大陆多个仿邓丽君唱腔歌手的必备战衣款式,每次在广州登台必穿。

佳人已去:

珠宝首饰摆放如杂货

另一边,记者则意外见到大批精美首饰或收藏,竟然像杂货铺里的朱义盛(广州方言:假货)一样挤在几个加起来不足5平方米的小玻璃柜中,虽然显得年代久远,但在昏暗的灯光下依旧散发璀璨的光芒,拇指大的方形白钻戒、拳头大的老坑翡翠、玉色润泽的和田玉摆件和世界名牌古董包包让人目不暇接。有同行媒体认真鉴别后认为这些东西大多为真货,加上为名人爱物,更加价值不菲。

另外,记者还见到邓丽君生前一直在睡的粉红公主床和水床。据介绍,台湾习俗认为女性睡童床利好姻缘,邓丽君于是给自己布置了两张公主床,床边还放满了象征幸运的小熊公仔。而邓丽君的皇冠头饰、珍珠腰带则多为“蕾丝花边蝴蝶结”款式,似乎在显示邓丽君是个有“公主梦”的女子。

往事历历在目

一代巨星

曾遭白眼被歧视

乖巧:据邓长安介绍,妹妹邓丽君从小性格特别善良、乖巧,和4个兄弟感情很深厚。在她只有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几个哥哥没完成功课就偷跑出去玩,结果被母亲罚跪。从门外回家的邓丽君不忍哥哥受罚,二话不说就跪下陪罚。心疼女儿的邓妈妈只好让孩子们全部免罚。邓长安笑呵呵地说:“从此往后我们几个兄弟都达成了共识,凡是犯了错都要找妹妹帮求情,或者一起跪。这样我们就能逃过一劫了。”

执著:邓长安特别告诉记者说:“邓丽君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她也遭过白眼,还被狠狠地歧视过。”原来,在上世纪70年代初,已走红的邓丽君毅然决定前往日本继续深造歌艺,并签了演艺合同。但当地电视台并不重视她。某次录制节目时,发通告通知邓丽君于早上6时到场。但当她按时赶到时,黑漆漆的录影棚中空无一人,一直等到中午12时,工作人员才送来两个盒饭。邓长安不停致电节目组和日本经纪人,结果双方均说:“再等等吧,我们马上就到了。”结果,一直等到下午5时,节目组全体工作人员才先后到场。

在等待12小时后,邓丽君终于拍了一个镜头,全天一句台词都没有。邓长安说:“可邓丽君真的很倔强很坚持。后来,她创造了‘全日本大赏三连霸’的纪录,真是扬眉吐气。”而这个纪录在16年后才被日本女歌手滨崎步打破。

语言天赋:细数邓丽君的歌碟和录影带,不少人都感叹邓丽君是个语言天才。而其母语是普通话、闽南语,但她唱起英文歌、日文歌、印尼语歌、意大利语歌,发音也很地道,还常用不同语言和歌迷作现场交流。邓长安说:“其实她用法语和法国人交谈基本没问题。但她只念到初二就辍学了,这些语言全是她自学的。”

责任编辑:吴玲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