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投2000万复建何其芳故居为何总是“马后炮”?

名人故居毁了又建,为何总是“马后炮”?如何从一开始就保护,岂不是能省去这笔修缮费用?2000多万可不是小数目。

商报记者方有成

重庆商报讯 100年前,著名诗人何其芳在重庆万州甘宁镇一农家出生,因创作出蜚声文坛的《生活是多么广阔》和《为少男少女歌唱》等诗歌,何其芳与卞之琳、李广田一起并称为享誉中国诗坛的“汉园三诗人”,其故居也成了诗歌文学爱好者寻梦的地方。

但因种种原因,何其芳的故居修缮保护陷入困局。日前,万州区政府介绍,将筹资2000多万元,对何其芳故居进行复建,预计明年10月竣工开放。

探寻

何其芳故居被损毁

日前,记者来到离万州城区35公里的甘宁镇,在场镇边凉风中学旁找到了何其芳故居所在地。从万忠公路下车后踏上不足3尺宽的水泥小道,经过竹林掩映下一段白色围墙后,便来到故居正大门。只见偌大一块长方形石板晒场三面挤满了各色小洋楼,而正中一堵灰色砖墙大门前坐落着一块石牌,上面刻“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何其芳故居”。立牌时间是1999年6月22日。

故居正面晒场上几个稻草堆还散发出谷香,前面宽阔的稻田是诗人最早的视野,乡间小道记录着诗人儿时求学读书的足迹。故居大门现存两截灰砖墙和两道条石大门,大门前几步石头梯子,应该是何其芳迈出旧时家庭走向中国文坛最初的起点。故居唯一半边旧房里面一块天井后已被现代砖楼取代。

砖楼主人何懋富带记者在原故居范围转悠后介绍说:“何其芳老宅院建筑精美大气,我曾见他的读书桌等旧物。”

何懋富遗憾地说,没有保护到位,原来何其芳故居有8个天井,房屋几十间,可惜后来被毁了。

“何其芳故居保护确实不如人意!”万州区文广新局分管副局长邱江陵告诉记者,1990年四川省文物局下拨资金20万元,征了两亩地迁了3个农户,再修了截围墙。由于资金等原因保护工作最后搁置下来了。不仅如此,保护和保护性开发也陷入了困境。

修缮

投入2000万元复建

作为万州以及三峡地区的文化名片,如何把何其芳故居修缮并打造成诗歌和文学爱好者寻梦之地?

万州区甘宁镇党委书记刘冰告诉记者,何其芳作为中国文化名人,其故居早已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镇里将把此纳入万州大瀑布景区及东吴大将甘宁文化一起建设,目标是把甘宁镇打造成中国旅游文化镇。

邱江陵说,按总体规划,何其芳故居复建项目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明年10月投用,“复建何其芳故居,需资金2000万元以上,现在三峡移民后续故居复建和文化生态建设两个项目可望获资金近800万元,但缺口仍然很大”。目前,区政府正组织资金,加快何其芳故居修缮保护工作。

相关

刘伯承纪念馆批准为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商报记者罗永攀

近日,经重庆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正式批准重庆开县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通过两次改扩建,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现占地60亩,由主展馆和东西部组成。主展览馆分内外两进院落,内院为陈列布展厅,共有展厅6间,以回廊相连,外院有书画厅。馆内的陈列布展按历史轨迹,分为“壮志英华,从戎救国”、“土地革命,屡建奇功”、“烽火抗战,尽显神威”、“解放战争,功勋卓著”、“开国元勋,再铸伟业”、“一代名师,风范千秋”等六部分,展线长达520米,陈列着珍贵图片630张,实物和文献资料358件,通过声光电科技手法生动再现了刘帅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责任编辑:吴玲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