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木渐引收藏热潮
山中多有千年木, 世上难逢百岁人。在远古仙人们看来, 那些枝繁叶茂的大树,树根延伸万丈地底,树冠挺立无际天穹, 连接着未知的世界。当人和动物一代代的死去,庇护着他们的大树却还默默的继续着自己的生命历程:春发芽、夏茂盛、秋落叶、冬静眠。古人们因此认为,大树充满了灵性。
当我们驻足于乌木之前, 依然能从它挺拔的姿态中, 隐约看到数千年前, 古蜀森林中, 万木丛生、巨木屹立的雄壮气势, 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力量。
乌木那摄人心魄的形态与气质,源自于难以想象的浩劫与磨难。混沌初开, 天府大地上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冠盖大地, 剑指苍穹, 独显其倨傲万物的威仪。忽一日, 电闪于天际、雷鸣于地壑, 霎时间天崩地裂、山洪倾泻、岩石涌动、泥沙横流…… 巨木轰然倒地, 这些具有成百上千年树龄的古木被深埋于河床之下或地层之中, 任泥石辗压、虫鱼撕咬、岁月炭化, 形成了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植物木乃伊”——乌木。这种被大自然放逐, 又被大自然灵化了的神奇木头, 浑身紫色金乌亮, 流光溢彩, 焕发出一阵阵历经浩劫与磨难之后, 特有的霸气馨香。
乌木艺术是一种围绕乌木文化信仰而产生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作品多以太阳神鸟、神木、龙凤等为题材,体现了“天人合一,融合共生”的中华文化精髓, 表达了中华子孙对光明生活的执着追求。
巴蜀后裔喜用乌木来创作艺术作品,传扬“铭记悲难,重生光明”的乌木精神, 形成了独具巴蜀特色的乌木艺术。
“ 风衣散尽长江水, 灵骨立于天地间。”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 视乌木为圣物;眉山三苏祠内,供设三块乌木山子于木假堂中,便利后人观仰,传颂三苏父子的千秋功德。
“蜀地乌木光,圣梁孔明堂。”采用乌木作上梁,意在告诫天下人:心为先机,审时度势,崇尚光明,则不误世事。
近年来,作为地道的巴蜀文化特产,乌木艺术品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珍爱,引发了一股收藏热潮,成为四川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