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酱 东北人不解的情结
说到东北的吃,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猪肉炖粉条、酸菜血肠。虽说家常,但东北人常年累月供在饭桌上的却是大酱。
大酱是山东人“闯关东”时带到关外的,众多的山东人后裔在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上种植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豆,并把山东人爱吃的大葱蘸大酱的习俗发扬光大,不仅蘸大葱,箩卜、辣椒、茄子、土豆、白菜无所不蘸、生吃熟吃无所不能。近年传入东北的南方蔬菜名目繁多,但东北人雷打不动的吃法就是:蘸酱。就象山西人家家储备一缸老陈醋一样,东北的农家必定有一缸两缸的大酱,这也是富裕与否的标志之一。农村人家中的大酱是有专人照看的,晴天时要暴哂翻搅,雨天时要加盖,还要及时加纱网防虫蝇。正宗的农家大酱香气扑鼻,还汪着一层亮晶晶的油,摘一把地头的新鲜蔬菜蘸上大酱咬一口,那才叫爽脆香甜。
大酱是东北谁家都不能缺的食物,炖肉炖鱼要放,炸酱面也少不了,但最家常的吃法要数吃法简单的蘸酱菜。不仅在家要吃,下馆子也要吃。东北人吃完了粤菜、湘菜、川菜,喝够了白酒、啤酒、葡萄酒,照例还要叫一盘大丰收:一小碟炸好的肉酱或鸡蛋酱加一大盘新鲜蔬菜。象广东人和上海人吃饭后甜点一样,满桌食客笑逐颜开、咔喳咔喳大嚼一顿,这顿饭才叫吃得舒坦。
有一年公司开设长沙分部,我和大批同事一起奔赴长沙。长沙阿姨烧制的菜肴虽然香辣可口,可大伙仍然提不起胃口。于是大伙相约:每人回东北必须捎回几十袋东北大酱。不久炖鱼炖肉时大酱的香气又重新弥漫了我们的嗅觉。炎热的夏季,从冰箱端出一大盘冰镇过的新鲜蔬菜蘸大酱,比什么空调都要解暑。唯一尴尬的是:每次机场安检人员翻查行李,总是望着那满满一旅行袋黄豆酱发笑。只好自我安慰:大家都是东北人,可以理解吧。
就象川湘人离不开辣椒,江浙人离不开白糖,山西人离不开老陈醋,东北人的大酱情结只怕是一生都无法解开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