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非遗”大师学手艺

昨天,由市旅游委主办的“2012北京旅游商品博览会”在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展出面积近2万平方米,来自各区县、全国20余个省区市及国外展商带来各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前来参展。图为市民在观看第九届“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金奖作品。本报记者孙戉摄

本报记者杨汛实习生赵洪潭

想不想看看最新的“北京礼物”?想不想跟着“非遗”大师学捏面人?昨日,首届北京旅游商品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参观者的这些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头戴虎头帽、脚穿虎头鞋,身穿红色小裹袄,配着鲜艳的免裆裤。参展作品中的北京娃娃系列旅游纪念品,引来参观者驻足欣赏。他们是第九届“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的金奖作品。娃娃们都是胖乎乎的脸蛋,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有拿糖葫芦和风车的,还有点爆竹和抽陀螺的。

“这些圆乎乎的卡通形象,象征福禄寿喜等美好含义。”北京礼物展厅工作人员介绍,“胖墩、虎妞,娃娃的创作灵感都源于老北京的儿童形象。”而取材于中国戏剧人物造型的绢人系列,京剧人物的精气神活灵活现。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展演区,里三圈外三圈围满了人。面塑、草编、布贴画、料器一字排开,原来,“非遗”大师正在现场传授技艺。

爱偷东西的老鼠化身文质彬彬的书生;威猛强悍的老虎被赐衙役一职;身手敏捷的猴子成了店小二……面塑大师潘大文讲起自己的“十二生肖”系列作品来,如数家珍。

昨天上午的展会现场,他正在捏猪八戒形象的面人。竹签上猪八戒的头像栩栩如生,贪吃的眼睛盯着一处,若有所思。潘大文从工具盒中拿出一团本色面(未上色的面),围着竹签包了一圈,然后把面摊开,扁平状的身子出来了。

只见潘大文拿剪刀将连接处斜着剪齐。接着拿出一团赭石色的彩面。用手搓成圆柱形后,他用工具在中间挖了一个小孔,接着拿出一团乳白色彩面,搓成圆柱状,塞进圆孔中。乳白色剩余部分被弯过来,做成猪八戒的脚。接着一小团黑色面被揉按成饼状,包在脚上就成了黑鞋子。

不到10分钟,猪八戒的腿部、脚、鞋就捏完,和上半身接在一起。潘大文开始在上半身的“本色面”外围贴“肉色面”。圆饼状的肚子,甚至颜色都有讲究。拨子、小剪刀、沾水的毛笔、竹签,简单的几样工具,在潘大文手中却成了“神器”。2小时后,嘴含右手食指,左手拿着西瓜,歪着脑袋思考的猪八戒面人就捏完了。

责任编辑:W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