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世界非遗优秀实践名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来喜讯:“福建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这是目前中国唯一入选此名册的非遗项目,全世界至今也只有十三个项目入选。福建木偶戏包含了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和漳州布袋木偶戏,泉州的木偶戏唱了“主角”。

据悉,“优秀实践名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的“国际一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外还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个类别。此前由我市申报的南音和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分别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木偶戏是我国木偶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自公元十世纪始在泉州、漳州及周边地区广泛传播,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深受群众喜爱,而近些年却遭遇后继乏人的传承危机。据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以来,新一代木偶戏从业者、潜在从业者和欣赏者不断被培养和挖掘,福建木偶戏生存环境大为改善。

“‘优秀实践名册’项目具有较强的典范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会向全球推广入选项目的成功保护经验。”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长李延年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此次泉州提线木偶戏领衔福建木偶戏成功申报“优秀实践名册”,对全国木偶界是一大鼓舞,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向世界弘扬优秀的木偶艺术。

泉州提线木偶戏作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代表之一,2002年入选“联合国亚太地区传统艺术文化数据库”,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亮相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目前已150多次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演出,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晋江布袋木偶戏即南派布袋戏,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泉腔演唱,历史悠久,曾数十次出访国外进行文化交流,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艺术珍品”。漳州布袋木偶戏为北派布袋戏,以北调演唱著称,亦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相关报道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优秀实践名册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12月6日讯(记者 吴月芳)前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被列入优秀实践名册,实现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项目零的突破。

据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遗产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前泉州已有南音入选;二是“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三是此次“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获得的“优秀实践名册”项目。据介绍,除了南音外,泉州还有李尧宝刻纸、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与其他城市捆绑申报世界非遗。

按照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年只评审每个申报国一个项目”的规则,2011年我国重点申报了优秀实践名册项目——“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福建木偶戏是我国木偶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在泉州、漳州等附近区域广泛流传,其表演技法精湛、传统剧目和音乐唱腔丰富、偶像造型艺术精美绝伦,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

泉州市木偶剧团王景贤团长表示,为了使木偶演员后继有人,以泉州市为代表的福建木偶制定了2008年至2020年“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为了培养专业演员,泉州市木偶剧团依托艺术院校,如泉州艺校,开设木偶专业大专班;去年起,剧团与上海戏剧学院联手,开设了木偶专业的本科班,这些专业人才将成为剧团未来的传承人。同时,木偶文化的传播进入泉州市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在学校设置基地,培养下一代对传统木偶艺术的兴趣。

责任编辑:W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