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五股穿心柏的传说
“五股穿心柏”如今只剩下两股
五峰山旅游区内的更鸡桥东侧,生长着一棵形状奇特的古柏,五股苍劲而又匀称的枝杈像巨人的手指一样,同生于一个古老的树桩之上,树桩的中心有个洞,故名“五股穿心柏”。近日,记者来到五峰山旅游区进行探访,了解到这棵古柏背后所流传的故事。
民间传说可追溯到明万历年间
记者了解到,“五股穿心柏”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经很久了,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万历年间,与五峰山林场和佛事活动的兴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五峰山志》记载:“五峰山始建于秦,兴发于北魏,广拓于金元,繁荣于朱明,垢污于明末清初。”
在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明神宗朱翊钧劈山重修,扩建五峰山宫宇,并在五峰山九莲殿供奉其母李太后为“九莲菩萨”。当时的五峰山已处极盛期,文人墨客、高僧道人常会聚于此,留下了许多诗词赋文,而“五股穿心柏”的传说也产生于这个繁盛时期。
古人曾有诗赞曰:天生五股似苍龙,高枝千岁对五峰。此中疑有精灵在,为见树中有洞生。
长工挖壕宝盆现,穷人不再挨饿
五峰山景区资深导游崔清告诉记者,关于“五股穿心柏”的来历,当地的村庄里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土山村(石窝村北,现属崮云湖街道)有一个大财主,他雇了很多长工为他干活。为了让长工多干活,财主派一小伙计每天往地里送饭。
有一天,小伙计把稀饭和饭碗送到地里,没想到分饭时却发现少了一个碗。由于财主规定送饭的小伙计须和长工们一块在地里吃饭,回家没饭吃,所以小伙计因为缺碗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此时,其中有一名长工说:“小伙计,我们挖壕子时挖出了一个小瓷盆,就在地边上,你若不嫌脏,就用那个小盆吃吧!”小伙计找到小盆,拔了把枯草擦了擦,去盛饭时发现饭已经没有了。
天下穷人怜穷人,长工们纷纷把自己碗中的饭分点给小伙计。奇怪的是,小瓷盆中的饭尽吃尽有,不但小伙计吃了顿饱饭,连长工们也都吃了顿饱饭。神奇的是,等大伙吃饱了饭,盆中的饭也没了。
大家十分高兴,决定让小伙计保管好这个瓷盆,每次送饭时都带来。从此,长工们有了饱饭吃,笑声也多了起来。小伙计则精心保管小盆,晚上睡觉都放在枕边。到了年底领工钱的时候,小伙计将自己领到的少得可怜的几文制钱放到小瓷盆中,奇迹再次出现了,盆中的钱取了还有,用了还有,真是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宝盆变出癞蛤蟆,夺宝财主终丧命
但是好景不长,大财主听说了这件事,派家丁将小伙计毒打了一顿并抢走了小瓷盆。财主得到瓷盆后非常高兴,决定在他六十大寿宴请宾客的时候拿出来展示一下。
很快,财主六十大寿的日子到了,财主命人取出瓷盆,当众宣称:“此为宝盆,放入一个元宝,便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元宝!”
只见财主亲手将一个元宝放入盆中,两眼直直地盯着瓷盆。突然,一阵青烟过后,瓷盆内爬出了成千上万只癞蛤蟆。宾客吓得一哄而散,老财主气得号叫一声,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财主的老婆急忙命令家丁把瓷盆扔到村外的大沟中去,摔碎砸烂。从此以后,老财主又气又急,卧病不起,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听闻此事后,小伙计跑到大沟边,对着摔碎的盆片放声大哭。哭着哭着,突然间他看到盆片自动汇合到一起,恢复成一个完整的瓷盆,与原来的一模一样。小伙计高兴地跳了起来,抱紧小盆,一溜烟跑回家去。
柏枝变柏林,宝盆嵌在柏树墩
同年阴历四月八日,五峰山一年一度的庙会到了。小伙计把宝盆揣在怀中去赶会,他心里盘算着:山会上讨饭的、乞求的穷人一定很多,我这宝盆的钱取不尽用不完,何不送给他们,让他们能够买饭吃、买衣穿。小伙计边想边走,不多时就到了“一天门”,一看,赶会的人黑压压的,人头攒动,非常拥挤。小伙计害怕挤坏了宝盆,便跑到路边的一块山地里,用手挖了一个土坑,将宝盆埋藏起来。为了回头好找,小伙计折了一个生有五个枝杈的柏树枝子插在上面做标记,然后小伙计兴高采烈地赶会去了。
中午时分,小伙计赶忙去寻找埋藏宝盆的地方,一看,让他没想到的是整个山坡、山地都插满了柏树枝子,无法辨认自己所做的记号。他找呀找呀,可是宝盆再也找不到了。小伙计望着满山遍野的柏树枝子,过了良久,他突然开心地笑了。
后来,满山的柏树枝就长成了现在五峰山上的密密麻麻的柏树林,那插在宝盆上的有五个枝杈的柏树枝就长成了这株“五股穿心柏”,宝盆已长在柏树墩中,盆口处还有一小洞。
如今,“五股穿心柏”已成为五峰山的一大景观,人们在观赏的同时,那个美丽的传说也不胫而走。
导游:5股中4股为槐树
记者来到五峰山景区时,发现传说中的“五股穿心柏”只剩下两股,其余三股只看到树墩。崔清说:“1995年我来到五峰山景区工作,当时它就是这个样子。而且我仔细观察之下,发现剩余的两股其中一股是柏树,另一股是槐树,而且被砍的3股也是槐树墩。”崔清很纳闷,“五股穿心柏”按理应该是一棵有五根枝杈的柏树,但她看到的是1股柏树和4股槐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