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汉 汉服魅力华彩绽放

继“香港甜品节”、“名品婚纱秀”、“昆曲赏析”系列文化大餐之后,恒基水漾花城项目详情

在11月10日呈献一场汉文化的视觉盛宴,将作为诗礼春秋精华的汉服推向舞台,T台展示的形式也成功吸引到了更多的年轻人,现场气氛热烈。

小编到达水漾花城售楼处时,已有逾百位朋友来到活动现场,由模特陈列的四款汉服均吸引了不少粉丝,有情不自禁和和汉服合影留念的,也有矜持着只是拿手机拍照的,大家眼中的期待却怎么也掩饰不了。境取东方,古韵今风,汉服的魅力华彩绽放。

汉服,留给众人最近的印象,或许止于《美人心计》中的林心如,而电视剧这一“纯属虚构”的线索,似乎并不足以成为我们对汉服认知了解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真正的汉服是什么样子的,本次水漾花城的汉服T台秀,或许可以让我们窥见一二。

身着汉服的主持人走向舞台时,现场不自觉地安静下来,“感觉好像是穿越了一样,真真漂亮的让人移不开眼”,一位现场的朋友发出了赞叹。主持人出现引发的赞叹很快因接下来的汉服T台秀而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现场朋友们生怕错过每个细节的拍照声。

曲裾、儒裙、直裾,汉服三大类的服饰分别对应不同的适用人群,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细节装饰和品味气质。以儒裙为例,作为汉朝的平日穿着,儒裙可单穿,可配合抹胸等衬于内,也可选择帏裳、披帛等作为外衣,可算得上是“一衣多穿”。模特们的T台秀配以油纸伞作为小道具,将古典美女的清新雅致展现的淋漓尽致。

台下的朋友们手机、相机,发微薄发彩信,忙的不亦乐乎,小朋友们也“抢夺”了家里人的手机,冲到台前各种拍,挡镜头的人太多,小朋友还会小声嘟囔 “我都拍不到了”,一脸不甘心的样子。

“这衣服其实挺像我们现在的抹胸长裙的,但是更精心更雅致一些,味道不一样”,一位台下的美女观众边看边与同伴讨论,“汉服就有些飘仙的感觉,很清新。可惜现在都不怎么有人穿了,我还真想有一套这样的,相当有气质啊!”

汉服大美承载汉文化 文化盛宴唤起文化觉醒

炎黄时代基本形成的汉服,到了汉朝几近完善并全面普及。由于其服装影响深远,除了少数民族服饰,历史上对日本、朝鲜、越南等民族服饰都有较大影响。走过千年的风雨,如今的汉服基本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每每出现仍然惹来连连惊叹。 

千年的历史沉淀让汉服的每一个细节都臻于完美,美得让人动容。而如同古典文化一样,如今的汉服也成为“阳春白雪”,颇有曲高和寡的意味。然而,在此次的恒基水漾花城汉服大赏活动中,汉服所引发的惊艳情绪无疑验证了汉服的不俗魅力。汉服所需要的也许并不多,只要有人懂、有人欣赏就好。

“汉服姑娘”秦亚文便是汉服文化的传承与推广者之一。亚文在大学坚持穿着汉服上下课,并仿古制举行成年礼,在包容性已经如此大的文化背景下,仍然被部分人误解,可见汉服现今的势微。而也许正是这样一些即使不被理解也一路坚持的汉服拥护者的存在,让文化传承和文化觉醒都有了希望。

汉服展之后,汉服姑娘秦亚文也现身恒基水漾花城,为大家献上一曲古琴,大音希声,弹出的皆是心境与胸怀;秦亚文还与搭档一起,为大家展示了汉服的礼仪,分享了汉服背后的文化内涵。

水漾花城作为香港企业,对于文化有着独特的理解和传承的理念。从时尚的香港来到传统文化浓厚的苏州,恒基本着尊重、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谦逊姿态,发现传统之美,让传统更有爱。此次的汉服大赏也是恒基对于文化传承作出的努力,这是一个企业对文化尊重的体现,或许也更是一个企业本身文化的体现。

责任编辑:W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