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里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
胡同口的大水缸里面还有酸菜吗?冬天的大白菜是不是消失了?曾经摆满了破旧28自行车的地方,是不是已停满小汽车?随着城市的变迁,北京的小胡同很多已经消失,能够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虽然不少已变成更宜居的新房,而那些斑驳旧影仍在诉说着老北京故事的延续。
寻找八大胡同的沧桑影像
旧日的北京,出了前门就是繁华的大栅栏、廊房二条,再往里走几分钟,就到了八大胡同,这里曾经云集着数百家青楼。以陕西巷为中心,这里仍然保留着一部分二层小楼结构的青楼和酒馆。解放后政府改造妓女,这里的青楼逐渐变成了民居,很多房子都是二层小楼围着一个小院子,有的院子顶上还有个房顶。可以想象,在百年以前,院子中摆着酒席,一旁的楼梯上站着一个抱着琵琶的歌女,唱着古老的风月。从大栅栏出来,经观音寺街向南到陕西巷,两侧的石头胡同、韩家胡同(旧称韩家潭)等等,都很容易找到历史的痕迹。如果不想惊扰胡同人家的生活,最好带上一支大光圈的广角镜头,穿双软底鞋。
观音寺街一直往西,向北拐就到了东琉璃厂,西琉璃厂与之南新华街一街之隔。早期的琉璃厂是为了建造故宫设立的琉璃瓦厂,在故宫等重要建筑建成后,琉璃厂失去了作用,琉璃作坊随之搬走。随着南侧出现了大量会馆(就是今天的地方驻京办事处),很多赶考的举子来到了这里,书商、文房四宝商人则借着琉璃厂的地方摆摊,随后文玩字画店也在这里形成了规模,年深日久,这里成为古玩、文玩、文房用品的集散地。
除了金碧辉煌的仿古建筑,琉璃厂小摊上摆着的东西也足够让人目不暇接。鼻烟壶、皮影、兔爷、山核桃,这些小玩意里面凝聚着京城人的生活态度。居住在附近的老人自然也时常穿行琉璃厂街,甚至有的老人还保持着身着中山装、头戴毡帽的习惯。若不是建筑物前大玻璃上挂着英语的标牌,一眼望去,俨然一个 20年前的世界。
校场口胡同的杂碎生活
继续往西走,经过宣武门外大街,就到了校场口胡同。这一片胡同尤其是南侧的车子营、广安诸巷,由于改造较少,北京的生活气息尤其浓郁。夹道居胡同窄得仅能通过一辆自行车,但路旁盖满了半人多高的小煤棚,上面还摆满了各家种植的花花草草。下午来到这里,麻将声入耳,悄悄往院子中探个头,不难找到闲暇打牌的人们。这里是超广角的天下——并不是说没有美丽的细节,狭窄的胡同中那么多生活的点滴,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不应该错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