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绣渐显投资价值(图)

织绣,是在绸缎、布帛和现代化纤织物等材料上,用丝、绒、棉等各种彩色线,凭借一根细小钢针的上下穿刺运动,构成各种优美图像、花纹或文字,它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自古以来,我国民间曾出现很多地方绣,有顾绣、鲁绣、湘绣、京绣、粤绣、苏绣、蜀绣等,而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又被尊为中国“四大名绣”。目前,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织锦、刺绣、缂丝已成为织绣收藏领域中的“三大主力”,因缂丝在历史上常被用来制作皇帝的龙袍、复制名贵书画或宫廷专用装饰艺术品,故素有“织中圣品”和“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美誉,是织绣收藏中价值最高的。
织绣以年代、产地、制作工艺等特色形成了名目繁多、种类丰富的藏品系列,已逐渐显现出较高的投资收藏价值。自1993年起,香港、新加坡等地就有人专门收集投资织绣。近年来,随着织绣市场行情日趋红火,国内越来越多的有实力的古玩商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2005年春季,在中国嘉德(微博)拍卖中心举办的“锦绣绚丽巧天工——耕织堂藏中国丝织艺术品”拍卖会上,四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织绣拍品,被收藏家悉数拍走,其中元代“缂丝祥龙吐珠图扇面”以85.8万元成交;元代“编绣花朵纹饰片”成交价格为6.6万元;明代“韩希孟花鸟册页”、清代沈寿绣“双骏图”分别以165万元和71.5万元成交。
其实,这四件织绣拍品的成交价在近年来的织绣拍卖行情中并不算太高,早在2001年底,北京中贸圣佳拍卖会就曾推出一件入编《石渠宝笈》的缂丝姜晟书《乾隆御制八徵耄念之宝记》,据说该缂丝手卷当年曾被溥仪携带出宫后流入民间,以343.2万元的价格成交;2002年春季,中贸圣佳又推出的乾隆《御制御笔十全记缂丝》手卷,以352万元成交;2002年6月,在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古代书画专场上,北宋的缂丝米芾题诗《长春图》,以792万元拍出;2004年中国嘉德春季专场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御制的《钦定补端石兰亭图贴缂丝全卷》,以3575万元的高价落槌;尤其是2008年1月6日,北京文久国际拍卖会上,一件《乾隆缂丝梵字陀罗尼黄经衾》更是以7205万元的天价成交,并一时传为佳话。
除了缂丝等珍品织绣外,一些织锦、刺绣等织绣拍品也备受追捧,在2011年5月永乐春拍的“华彩霓裳——张信哲先生珍藏清代织绣专场”上,有多达77件的织绣品参拍,其中一件清道光时期的“红色缎绣吉服袍”起拍价为16万元,最终以37万元落槌,显现出织锈收藏正渐入佳境。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