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铜镜投资升值空间大

明清时期,铜镜随着玻璃镜子的出现而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新生代收藏者潘才岳昨日在接受佛山日报记者采访时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铜镜收藏渐走热,目前民间交易市场上明代以前的普通古铜镜价位,基本都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而一些相对比较珍稀的都高达几十万甚至被行家们视为不可卖的镇店之宝。”
价格跃破百万
今年,潘才岳经常在广州、佛山、中山等各大文物市场寻宝时,所遇见的铜镜,要么是当代的仿品,要么是天价的真品。年份好工艺又好的铜镜,自然是水涨船高,而处于铜镜收藏中低档的明清时期的同样也翻倍地升价。
铜镜是古代人们用来妆饰理容的一种生活用品,既可观赏又能实用,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潘才岳认为,从古玩收藏与投资规律来看,一类藏品初次参拍时形成的成交价格都存在着行情上冲的较大空间,今日的冷门很有可能是将来的热门。虽然已有铜镜千万元落槌,但并不意味着其市场经济价值已到达了巅峰。相比瓷器、字画等主流的藏品,铜镜的成交价格还只不过在收藏界是一个初步升温的阶段,这也是步入投资领域必须经过的阶段。其中,以中国嘉德(微博)、泓盛拍卖行为代表的热捧铜镜收藏的大拍卖行这几年几乎每年都会推出铜镜拍卖专场,且单件成交额过百万的已不计其数。
兴趣源于研究
玩收藏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知行情,却没钱捡漏。像潘才岳这些收藏界的年轻人,想要拥有“精、珍、稀”的铜镜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唯有多去前辈们的家里,欣赏他们手中的珍品,吸收老一辈们的知识经验,从而望梅止渴般地满足自己的收藏欲。
潘才岳发现,年份好工艺又好的铜镜,自然是水涨船高,而处于铜镜收藏中低档的明清时期的同样也翻倍地升价。比如几年前只卖几百元的五子登科、状元及第的明末清初时期的黄铜铜镜,只要尺寸在10厘米以上的,任凭你怎么讲价都要上千元左右才能把古镜买回家。一次在广州岭南古玩城上见到一枚尺寸相对大些的汉代乳钉镜,上前探价。几年前价格最多也不超过几千元,而行家却开出了几万元的保守价,对方表示他本身买回来都是几千元的几倍,由于自己根本就没那么多钱,铜镜寻宝行程戛然而止。
尽管几年前早已从前辈们的交流中大体学会了铜镜鉴定,但潘才岳却对其不太感兴趣,“以前不想系统地研究铜镜的时候,特别是在金融风暴之前,经常在古玩市场和一些展销会中看到古董铜镜,很多很稀有的铜镜售价都不算高,但自己却一直都不想买。而等到自己开始重视的时候,则已经难觅踪影了。”潘才岳真正研究收藏铜镜还是缘于去年陕西省出土了一面汉代带铭文的铜镜,当时应《宝鸡日报》记者向他求助:请潘才岳帮忙把该铜镜的古文翻译成了现代白话文,并提出了该铭文是“广告语”一说法。
想不到的是,潘才岳的“广告语”一说法引起了当地考古界、收藏界与文学界的关注,该报道被新浪网等数十家媒体纷纷转载。由于自己的观点被认可,潘才岳便开始对铜镜越发感兴趣,力求研究更彻底些。“于是,我四处去寻宝古董铜镜。寻宝过程中,许多行家们都告诉我,铜镜早已被经验丰富的大藏家们有意识地藏起来了。”他说,铜镜的价格越来越贵,而收集也越来越难。此时的他才明白,玩收藏跟平时做人一样,不要等到失去机会以后才后悔当初,要善于提前发现机遇,把握机遇。“正如广州古玩行业商会会长黄俊然老师所说的,要在大家没有理解到这件古董价值时,我们就要快速出手。”他说。
铜镜鉴别方法
潘才岳认为,想要鉴别一些比较常见的铜镜“开门货”,其实也是不难的。首先可以参阅相关的书籍图录,大致了解铜镜的历史缘由和图纹形制,有空可以到博物馆去参观馆藏的铜镜,因为博物馆里的藏品都是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别把关的。然后多参加一些主办单位信誉较高的交流展或者拍卖预展,因为这些展览的铜镜藏品基本都是民间比较典型的流通交易品,既可以达到不花钱就能够接触到真品,又可以零距离地与真正的行家们交流。“我所学的很多古董鉴定方法,一方面除了自己去寻找资料与实践中领悟得来,更多的还是跟前辈们的交流中所吸收的。把别人的知识吸纳为自己的知识,总比自己一个人伤痕累累地摸索要丰富。”他说。
据他的经验所得,古董铜镜的大体鉴别方法:拧起铜镜,用手指轻轻敲击其边缘发出的声音也可以辨别其新老。因为新老铜镜在制作时,铜、锡、铅等原料配置的比例不同,其发出的声音也会有所不相同。老铜镜跟一般的古董铜器一样,普遍声音都相对比较低沉、圆润。而新仿的铜镜声音则比较清脆,甚至是刺耳的。且新仿的铜镜上的锈是后期做上去的,相对比较整齐,又或者过于紧密地集中呈现在某一部位。而古老的铜镜的锈色一般都是错落不均的,是自然形成的,给人的感觉很随意。因为古铜镜在随葬的时候,都会被人们用一块丝质的布包裹着陪葬。铜镜经过了千年的腐化,包裹铜镜的丝布会粘到绿锈上,因此只要侧着看出土铜镜的锈色,则隐约可以看得到一些丝线的痕迹。
传世讲究“皮壳”
“为保证铜镜能具有真实、清晰的效果,古人在铸造铜镜时,镜子的大小和弧度有相对严格的比例。”他认为,一般小一点的铜镜可以看到比较平缓的弧度,超过20厘米的铜镜就基本是一个平面,看不出明显的弧度起伏。但新仿的铜镜弧度与镜子的大小普遍不成比例,大铜镜弧度会偏大一些,而小铜镜弧度收缩也不自然。如果把铜镜沾水以后用鼻子闻,新仿制的铜镜通常会有硫酸味、碱烧过的那种臭味、铜腥味。大部分出土的老铜镜一般都是坟墓里的陪葬品,因此都会有一种铜香味,也就是出土后的泥土香味。但对于一些传世的铜镜,而不是用闻土腥味的方法了。
他说,传世的东西讲究“皮壳”,也就是收藏业里常说的“包浆”。一般包浆老辣的铜镜,都是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而此时的铜质大多都是黄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