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收藏渐升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折扇作为我国传统的文玩之物,其使用价值逐渐消退,但其收藏价值却在不断提高。目前收藏市场精品折扇的价格连连走高,业内人士建议藏家应以精品为主要收藏对象。

从扇的起源看,最早传闻舜为了招贤纳才、广开言路特制“五明扇”。晋·《古今注·舆服》:“五明扇,舜所作也。”至魏晋,扇始作帝王仪仗,显皇室威严。三国时,诸葛孔明,羽扇纶巾、运筹帷幄,展儒雅风范。唐宋时,团扇亦称宫扇、执扇,取代了早期的羽扇,大为流行。杜甫《秋兴诗》:“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李商隐《咏扇》:“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均有记录。

而据业内人士介绍,扇子收藏则是兴于明永乐,盛于晚清民国,折扇也往往是梨园名伶或海上闻人的最爱。一把成扇在手,一面是名家书法,一面是著名画家的精心制作,再配以精刻的扇骨,无论表演艺术的装饰需要,或是闻人的气派点缀,总是美不胜收。

中国艺术大师素来也有题扇画扇的喜好,如近现代的恽寿平、郑板桥、金农、石涛、任伯年以及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都留有遗迹。眼下,这些名家的翰墨丹青扇子,每柄价值都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元。

但折扇收藏中常出现假冒仿制的情况,所以需要藏家平时必须多做功课,了解各种折扇的特点,掌握各个时期折扇的基本特征,比如晚清时期的苏扇扇面多为7层宣纸,而现在只用4层。同时对于各个艺术家的字体、画风甚至印章等等都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减少上当的可能性。

另外,折扇多以竹子或者木材为骨,以宣纸为扇面,因此在收藏过程中还须学会保存。

就扇面而言,大多数精品折扇都采用上等宣纸,因此对保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经验的藏家一般会将其存放在通风、湿度适中,并远离火苗的地方,要做到防火、防潮、防燥。大多数藏家会给每一把折扇都配上专用的扇盒或扇套。然而扇盒的材质也是十分讲究的,盒身所用的材料大多是稀有的名贵木材,比如红木、小叶紫檀、黄花梨等。唯独盒底选用樟木制作,因为樟木具有驱虫防蛀的功效。

责任编辑:w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