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七夕节习俗 烙巧果炸巧饼葡萄架下听情话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了,作为中国的情人节,烟台到处弥漫着浪漫的气息。除了甜蜜蜜的巧克力和红彤彤的玫瑰花之外,传统七夕小吃———“巧果”更受到了人们的一如既往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市民希望能过一个“中国味”十足的七夕节。

向阳街的蔡瑛一大早就开始忙活,和面、压模、上笼、出锅……忙得不亦乐乎,还要不停招呼着前来买巧果的市民。

“这一阵子真忙坏了,来买巧果的人特别多。”蔡瑛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巧果销量要好得多,而且在材料方面也有改进,加进了鸡蛋、花生油和南瓜,在口感和营养方面更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蔡瑛粗略估计,差不多每天能卖出40多斤的巧果。

一位大妈带着小孙子来买巧果,一下子就买了3斤,她表示虽然现在七夕节吃巧果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毕竟还是中国的习俗,所以还是带着孩子来买一些,让下一代还能记住这些老传统。“之前买过一些,觉得还不错,所以今天再来买,让家里人都尝尝。”

在一些大型超市里,也摆出了巧果的销售专柜。“不是为了吃,只为了感受七夕节的气氛。”市民贾先生一下买了5袋巧果,说是要拿到办公室分给同事尝尝鲜。

出嫁女儿回娘家

孩子葡萄架下听情话

除了吃巧果之外,烟台还有一些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在有的县市区里,出嫁了的女儿在七月初七的这一天都要回娘家,而且在晚上的时候,孩子们还可以蹲在葡萄架下听牛郎和织女的绵绵情话。

“我正准备回家的东西呢,虽然不是周末,但习惯了在这一天回家看看,跟妈妈在一起聊聊。”孙女士结婚好几年了,不论有多忙,她总会在七月初七这一天抽空回娘家看看,哪怕只是坐一会儿、吃顿午饭。

对于龙口的曲严小朋友来说,今年的七夕节他有一个愿望,就是一定要听到牛郎织女的话。妈妈只是偶然给他讲了一个牛郎织女的故事,没想到他就牢牢记住了,非要蹲在葡萄架下听牛郎和织女说话不可。他妈妈说:“去年他自己没忍住说话了,所以就没‘听到’,今年他保证一定会忍住不说话。虽然这不过是一个传说,但看到孩子那渴望的神情,我们决定跟孩子一起度过这个葡萄架下的夜晚。”

初五烙巧果

初六油炸巧饼子

说起七夕节的巧果,年过五旬的胡女士感慨颇多。胡女士是地地道道的莱州人,在七夕节当天要吃巧饽饽(即巧果)、巧饼子。但由于小时候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经常连饭都吃不饱,所以并不像现在这样可以随意吃巧饽饽。在胡女士的记忆中,有时候一串巧饽饽能吃到过年。

“记得小时候每到七夕节,我妈妈就会做十个、八个巧饽饽,穿成一串吊起来,挂在墙上风干。一个能吃上好几天,含在嘴里都不舍得往下咽,虽然有时候硬得咬不动,但还是舍不得吃,就这么慢慢吃,能一直吃到过年。”胡女士表示,传统的巧饽饽有小鱼、狮子、元宝等各种形状,用传统的模具压制成型后烙熟,金黄的颜色看得人食欲大振。

除了巧饽饽之外,莱州人七夕节还会吃“巧饼子”,由软面油炸而成,呈尖角四菱形,酥软可口,余香无穷。据胡女士介绍,巧饽饽和巧饼子都代表了心灵手巧的含义,而且“在一些比较讲究的家庭里,巧饽饽应该在七月初五那天就烙好,而巧饼子应该在初六晚上做好。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还按照老规矩来,就是农村里还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还在遵循着。”胡女士表示,现在有一些年轻人连巧饽饽都不知道,但是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她非常希望这些传统的习俗能够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