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与清宫家居生活:材美工巧大雅之作
檀嵌楠木山水人物罗汉床
康熙帝楠木算术桌
在我国传统家具中,楠木家具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楠木或作“枬木”、“柟木”,据明末清初的大学者谷应泰在《博物要览》记载:“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南方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纹美。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向明视之,白烁可爱。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处或结人物山水之纹。水楠色清而木质甚松,如水杨之类,惟可做桌凳之类。”《古玩指南》载:“楠木本为常绿乔木,产于黔蜀诸山,高十余丈,叶为长椭圆形,经冬不凋,花淡绿色,实紫黑。其材坚密,芳香,色赤者墅坚、白者脆。”
楠木这种木材产于我国中纬度地带,为常绿乔木,高十余丈,叶为长椭圆形。与产于东北高纬度寒冷地区的松木和产于热带地区的紫檀、黄花梨不同,楠木产自我国四川、云南、广西、湖北、湖南等地,这里气侯温暖湿润,既无高纬度地区的狂风暴雪肆虐,又无热带雨林地区的炎日酷热烤晒,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侯条件造就了楠木温润平和的木质特性。楠木的木质结构细,纹理直,易加工,耐久性强,切面光滑,为珍贵木材,传说这种木材水不能浸,蚁不能穴。除用作家具外,还是历代重要建筑场所的木雕用材,明清两代一些重要的宫殿建筑都是使用楠木作栋梁的。因其材大,坚实且不易糟朽,故明代采办楠木的官吏络绎于途。清代康熙初年,为兴建太和殿,也曾派官赴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采办过楠木。
历代名家对楠木的木性极为推崇,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谓:“楠木生南方,而黔、蜀山尤多。其树直上,童童若幢盖之状,枝叶不相碍。叶似豫章,而大如牛耳,一头尖,经岁不凋,新沉相换。其花赤黄色。实似丁香,色青,不可食。干甚端伟,高者十余丈,巨者数十周,气甚芬芳,为梁栋器物皆佳,盖良材也。色赤者坚,白者脆。其近根年深向阳者,结成草木山水之状,俗呼为骰柏楠,宜作器。”楠木中最为珍贵的,价值最高而又难得的是俗称“金丝楠”的木材。金丝楠主要出自桢楠属的桢楠、闽楠、紫楠、利川楠、浙江楠及润楠属的滇润楠。金丝楠一般比较好辨认,其材色一般为黄中带浅绿,也有例外,有些材色呈黄红褐色,树龄越大或根部老朽者,如滇润楠;木材表面在阳光下金光闪闪,金丝浮现。这也是金丝楠最明显的检验标准。金丝楠隶属樟科,故一般有清香味,特别是在锯解或打磨加工时,久则变淡。
明代文人王志性所撰的《广志绎》卷四“江南诸省”记载楠木:“天生楠木,似专供殿庭楹栋之用,凡木多囷轮盘屈,枝叶扶疏,非杉、楠不能树树皆直,虽美杉亦皆下丰上锐,顶踵殊科,惟楠木十数丈余,既高且直,又其木下不生枝,止到木巅方散干布叶,如撑伞然,根大二丈则顶亦二丈之亚,上下相齐,不甚大小,故生时躯貌虽恶,最中大厦尺度之用,非殿庭真不足以尽其材也。大者既备官家之采,其小者土商用以开板造船,载负至吴中则拆船板,吴中拆取以为他物料。力坚理腻,质轻性爽‘不涩斧斤,最宜磨琢。故近日吴中器具皆用之,此名香楠。又一种名柏楠,亦名豆瓣楠,剖削而水磨之,片片花纹,美者如画,其香特甚,爇之,亦沉速之次。又一种名瘿木,遍地皆花,如织锦然,多圆纹,浓淡可挹,香又过之。此皆聚于辰州。或云,此楠也,树高根深,入地丈余,其老根旋花则为瘿木,其入地一节则为豆瓣楠,其在地上为香楠”另据明朝贺仲轼的《两宫鼎建记》记载,“……覆川湖贵减楠木尺寸疏,照得楠木,宫殿所需,每根动费千万两,不中绳墨,采将安用?”
楠木由于其不喧不燥、经久耐用的独特属性,成为皇家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木材,与皇室贵胄之家结下了不解之缘,被打上了尊贵的标签。据《欽定大清会典》记载:“凡修建宫殿所需物材攻石炼灰皆于京西山麓,楠木采于湖南福建四川广东”。上述记载说明了当时楠木主要是皇家宫殿的重要建材,此外还用于制作舟船,但用楠木作家具的记载,目前笔者所见的最早的史料是元末陶宗仪所著的《南村辍耕录》,据陶氏所说,在元代宫廷内,就有楠木制成的宝座、屏床和寝床:“后香閤(同阁)一间。东西一百四十尺,深七十五尺,高如其深……阁上御榻二。柱廊中设小山屏床,皆楠木为之,而饰以金。寝殿楠木御榻,东夹紫檀御榻……香閤(同阁)楠木寝床,金缕褥,黑貂壁幛。”可知,早在元代,楠木就已应用于宫廷家具的制作,成为皇家青睐的家具用材。同样是该书还记载了在元代宫廷里,建有一座楠木殿,通体以楠木为建材做成。“文德殿在明晖外,又曰楠木殿,皆楠木为之,三间。”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楠木为建材建造的宫殿。
金丝楠木生长于人迹罕至、交通不便的深山密林中,采伐难度极大,通常采伐一株要有多工种的配合,如架长、斧手、人夫等,架长看路搭架,垫低就高,斧手伐树取材,人夫将砍伐下来的大木拽运到河,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王德完统计:“计木一株,山本仅十余金。而拽运辄至七八百人,耽延辄至八九月,盘费辄至一二千两人。上之摩青天,下之窥黄泉,岂惟糜不赀之财,抑且损多人之命。”在楠木的主产地蜀地,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之说,可见采木之艰辛与劳民伤财。照现代比较时尚的说法,金丝楠木的物流成本极高。
清代以降,由于国力昌盛,物阜民丰,统治者追求穷奢极欲的奢华生活,对于起居坐卧家具的制作,也是极尽工巧,这一时期在宫廷中虽然盛行紫檀花梨等硬木家具,但是对于中国传统内地所产的楠木的需求量也一直保持在高位态势。金丝楠木在清代道光之前前基本为皇家所垄断,将其作为御用之材,专门设有置办楠木的部门,因此楠木又有“皇木”之称。明清两代均禁止除皇家和皇家批准以外的建筑使用金丝楠木,如果私人擅用楠木建筑,就有可能获罪,清代历史上有名的重臣和珅,在嘉庆皇亲刚一即位,即获死罪,在公布的和珅二十条大罪状中,第十三条就是因为和珅所盖房屋使用楠木,逾制犯上。此外道光年间内务府大臣庆玉被抄家,有一项罪名就是家里的装修,违规使用了金丝楠木。在清代皇宫中,楠木成为清代皇室之家必备的家具及建筑装修用材,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清代宫廷中,楠木的突出功能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皇室之家的室内装修:楠木用于重要的皇家室内装修中。在紫禁城内的乐寿堂、倦勤斋、养性斋、绛雪轩、漱芳斋、古华轩、毓庆宫等内廷建筑,都使用了楠木做装修。如位于紫禁城内御花园的养性斋,其内檐装修通体采用楠木制作,而乾隆花园古华轩的天花顶板,也是通体以楠木制成,清代皇子读书的毓庆宫内部,其隔扇门也用楠木制成,而倦勤斋内的门套和雕花门口、楼梯及扶手、栏杆以及倦勤斋戏台两边的仿竹栅栏全部用金丝楠木楠木制成,楠木在清代宫廷建筑内部装修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楠木装修构成了紫禁城内部可圈可点的重要景观。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