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钟表的中国风情愫
西方钟表最早以贡品的形式进入中国后,清朝是发展的鼎盛时期,巅峰则在乾隆末期和嘉庆初期。正是因为这个古老的渊源,西方人老早就为钟表赋予了中国文化。更直接的表现是在外观上加入中国文化,这在当时的钟表界十分常见。

播威(Bovet)龙凤腕表
康熙年间在宫廷内有专门负责贮藏、修理和制作钟表的“自鸣钟处”,当时制造过一枚标有“康熙御制”的怀表。到了乾隆时期,清宫钟表制造机构内已经集中了一批有钟表机械制造能力的传教士和中国工匠,将中国文化里寓意美好的图案、设计、材料等细节融入其中。
当时中国的计时方法是时辰制,西方人把钟表做成24小时转一圈,以这种走时方式来对应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的规则。这需要在内部机芯的结构上加以改变,也是西方制表师特意为中国传统进行的改造。更直接的表现是在外观上加入中国文化,这在当时的钟表界十分常见。对表也是当年专门针对中国而做的形式,暗含成双成对的寓意。乔治三世国王送给嘉庆皇帝的一对珐琅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雅克德罗(Jaquet Droz)与中国的情缘从1783就开始了,当时是通过James Cox的公司向中国出售钟表,而因此,“雅克德罗”这个中文名字也是由乾隆皇帝所题。
播威(Bovet)与中国的渊源是从十九世纪初开始的。品牌创始人从瑞士漂洋过海来到中国,1822年在广州创立了“播威”这个钟表品牌,又选择用12瓣莲花图案环绕“播威”两个中国汉字作为自己的logo。这个品牌在当时家喻户晓,也是清朝皇亲国戚宠爱的品牌。当然播威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还不止这些。在今年的only watch拍卖上,播威制作了一只名为龙凤的腕表,一条活灵活现的立体浮雕龙从表壳盘旋到表盘,环绕在整只腕表上,凤隐藏在表背。配合陀飞轮上的金珠,18K玫瑰金材质,搭载Cal.13BM07AI手上弦机芯。
灵感龙图腾
龙是中国人崇拜的图腾象征,从造型到寓意都充满了霸气和向上的气势。不止亚洲人,很多欧洲人也会被这种力量感染。瑞士的很多表厂都曾经推出了以龙为题材的腕表,以此来表现对这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
对于卡地亚(Cartier) 来说,中国元素是相当重要的灵感源泉之一。无论珠宝还是腕表,都随处可见各种带有中国特征的图形。也许是因为从19世纪就结下的中国情缘,这些图形自然离不开象征权利和地位的龙。将具象的龙作为整体造型很符合卡地亚高级珠宝表的性格,CHIMERA DECOR高级珠宝表,全透明的表盘上有时针和分针,全身镶满钻石的龙栖在表盘周围,表的整体由18K白金制成,整体镶满钻石。
龙在卡地亚的腕表系列中极多见,卡地亚Santos100与CHIMERA DECOR截然不同的是,虽然同样腾在云上,龙的性格却截然不同,红色和黑色表现出庄严的感觉,造型也透露出不可征服的霸气。珐琅图案从表盘一直延伸到表侧面和底部。这只手表的表盘整体由18K 黄金打造,龙图案部分用珐琅工艺制成。另一款Pasha de Cartier 珐琅表由18K 黄金打造,珐琅材质的表盘不仅描绘出龙的图案,还将祥龙吐雾的吉祥韵味表现在表盘上。

伯爵龙凤珐琅对表
说到龙图腾的腕表,自然要介绍伯爵(Piaget)刚刚正式发布的龙凤珐琅对表,这一系列经过大半年的预热,终于在千呼万唤中闪亮登场。以传统的珐琅微绘技法在表盘上施加艺术的笔触,男表与女表的组合方式,打破了完全以表壳大小区分表款的格局。伯爵已经不是第一次结合中国元素于腕表上,但在2011年底特意赶在龙年到来之际隆重发布这对腕表,不仅是源于品牌龙凤图案的文化情结,另一方面也是把对表这个理念在新世纪重新演绎。

江诗丹顿面具系列中的西藏面具
在艺术领域独具造诣的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当然也不会错过运用中国元素的展示机会。在 Métiers d’Art 系列中就多次出现了中国元素的痕迹。在2008年面具系列的四款腕表之中,就有一枚是复制了来自西藏的面具。比较新的还有 Métiers d’Art Les Dragons 系列,在表盘的表面装饰有龙的图案。这款表的特别之处在于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机刻图纹制作工艺,使用直线机刻图纹机器,以及与车床工作原理如出一辙的曲线圆形机刻图纹机器交替描绘完成龙的图案。这种机刻图纹工艺的创新之处在于图案由不规则曲线和许多细节构成,摆脱了传统图案的抽象化,凸显出生动形象。这项难度极高的工艺只有极少数工艺师才能完成,需要耗费大量的心思和时间。为使每个细节精致完美,表盘应用了各种颜色的金属镀层,以烘托整体细节并提升图案的清晰度。这一系列采用2460 SC型号机芯,每款限量9枚,只在香港、日内瓦、上海和莫斯科的江诗丹顿专门店发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