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地区古镇老街大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古镇老街、古村、古居,犹如一颗颗珍珠,撒落在常州大地,它是历史的记忆,是文化的缩影,是人类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中留下的历史痕迹,常州地区的古镇老街、古村落是江南人民的生活史,它们展示着江南人的生活方式、智慧、情趣,充溢着人生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

常武地区的老街古居一般都是抬梁硬山式砖木结构,有的有荷包月梁、莲花托、方砖铺地、青砖黛瓦、鼓形柱础,布局以二至三进为主,以中轴线贯穿全宅。装饰上以木雕、砖雕和花纹多样的格扇门窗,沿街民居以“上宅下铺”、“前店后坊”的面貌出现,结构上以平房和两层小楼为主,大门外饰有一种半矮门,具有鲜明的常州特色。

常州古镇老街是常州历史的活化石,充满了沧桑,它们大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现在居住在老街上的大多为恋老家的垂暮老人,年轻人多厌倦老街古居没有很好的生活环境已择地另居。另一类栖息在老街的就是外地来常州的打工者。一些古镇老街古居由于年久失修而显得破败,只有石板路、门枕石、木排门和雕刻精美的木雕,还有老码头依然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繁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夏墅老街

始建于清朝的西夏墅老街,窄巷、石板、粉墙,店面鳞次栉比,至今风貌犹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魏村老街

魏村老街依河而建,街道均为花岗岩条石铺面,沿街一排排老房子、一扇扇木排门、一条条石板路、一块块门枕石虽破落却也整齐,古老而不缺秀色,诉说着昔日的繁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孟城北街

孟城始建于明清,系明清沿江军事要塞,孟城北街现存200余米,至今保存着益泰酱园,槽坊、当店(典当)等店铺旧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焦溪古镇

具有700余年历史的焦溪古镇沿河而筑,麻条石铺成的石板道,延绵通街,编织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美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杨桥古村

杨桥古村虽历经沧桑,仍留有30多处古建筑,如南杨桥、百岁庄、太平桥、牧斋院、丁家塘丁宅、中共太滆地委新四军南杨桥地下交通站旧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余巷古村

横林镇余巷在历史上有“常州城东第一巷”之称。水多,树多,古民居多,是余巷的最大特点。老街至今还保留了清末民初的老街布局,木排门,石板地,雕梁画栋的门窗,砖雕门楼,与古树、池塘、码头石级组合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俨然是一座江南民居博物馆。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