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冲刺申遗 国家文物局专家来榕检查

23日、24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孙华、余红来榕检查“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有关情况。

在榕期间,两位专家实地考察了鼓楼区的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闽王祠);马尾区的迥龙桥、东岐码头;仓山区的怀安窑址;长乐市的登文道码头、圣寿宝塔及天妃灵应之记碑等文化遗产,观看“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展览,检查相关档案资料,并听取有关方面申报工作汇报,对福州市加大力度保护“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据了解,福州市正加大力度保护“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通过划定文化遗产点保护核心区和缓冲区,防止文化遗产失修和遭受人为破坏。同时,对申遗点周边的文化环境、历史景观及其他动态文化遗产进行整治修复,确保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文化遗产点景观相协调,目前已完成部分整治工作。

据悉,下一阶段的整治工作将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7月底前完成,主要对遗产申报点进行整修和遗产区范围内景观进行整治,完善遗产区的安全防护措施;第二期整治工作从8月开始,将实施迥龙桥、圣寿宝塔等部分申报点的保护工程、怀安窑址的展示工程(拟规划为遗址公园),并对缓冲区范围内实施全面整治。

此外,福州市将投入近3000万元更新福州市博物馆陈列展览,设立“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专题展览。同时,为更好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的研究,福州市还将联合国内相关学术研究机构,于今年下半年举办海洋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

副市长黄忠勇陪同检查。

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

福州有许多珍贵的文化遗存,见证了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的历史文化地位。

德政碑:被称为“天下四大唐碑”之一的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位于鼓楼区庆城路22号的闽王祠。碑文记载了王审知家世及其治闽政绩等,其中多处记载王审知开辟甘棠港,大力倡导海外贸易,福州与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进行海外贸易的相关内容,是研究唐末五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资料。

圣寿宝塔及天妃灵应之记碑:位于长乐市城区郑和公园内,俗称郑和碑,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妃灵应之记碑原在圣寿宝塔旁的南山天妃宫内,天妃宫已毁,原址建郑和史迹陈列馆,天妃灵应之记碑移入保存。碑立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篆额分三列题天妃灵应之记6字,共1177字,记载了郑和船队历次航行时间、船只、人员等内容,是中国仅存的记述郑和下西洋的碑刻,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邢港古航道:邢港古航道源于婴白山天马峰下,向东南经闽安镇注入闽江。据《闽安镇志》记载,唐景福二年(893年),王潮攻占福州后,在闽安镇设税课司衙门,负责来往福州港对外贸易船只的税收。迥龙桥位于亭江镇闽安村,唐代始建,南宋郑性之重修,改名飞盖桥,清康熙十六年改名沈公桥。

怀安窑遗址: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淮安村。9世纪至10世纪,怀安窑烧制的瓷器已经外销到日本九州地区,在泰国、文莱、越南等地也出土了怀安窑陶瓷器。此外,怀安窑古渡是元代以前海外货物与闽江上下游货物经福州转运的重要码头。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