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拟重谱申遗三部曲 明城墙民国建筑名列其中

今天上午,记者从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南京申遗工作专家组主要成员之一的贺云翱教授处获悉,南京正在梳理明清城墙、民国建筑群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三条文化遗产脉络,希望在今年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连谱“三部曲”。自从2003年该市明孝陵获得申遗成功以来,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一直准备将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再次获得世人的认可和重视。

据贺云翱介绍,明清城墙申遗工作已经持续几年了,一直走的都是多城市捆绑申请的方式,今年3月底申报城市又从去年的4座增加了一倍,目前为南京、西安、荆州、襄阳、兴城、台州、寿州、凤阳八座城市一起申报明清城墙世界文化遗产。“明清时代中国有4000多座城墙,如今保存完好的已经不多了。中国明清城墙是中国历代城墙发展到了顶峰时期的产物,通过其都城、王城、府城、州城、县城等不同等级的筑城艺术全面反映中国古代的国家行政体系和礼仪体系。此次组团申遗的8个城市,每个城市的明清城墙都其特色,各有其历史地位,囊括了中国古代城墙的多样性,可以形成互补的关系。”

贺云翱表示,对于中国明清城墙的申遗工作很自信,“不仅具有非常强的学术依据,在世界上也是独特的筑城艺术。”

此外,据贺云翱介绍,南京已经将郑和墓、郑和故宅、龙江宝船厂、静海寺、天妃宫等文保单位,再加上去年被确认的六朝石头城遗址一起打包申请“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线路遗产项目。

“据我所知,目前福州正在联合国内泉州、北海、广州、漳州、宁波、扬州、蓬莱8个城市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南京多年来也在尝试申请加入城市组团,但南京在中国海上丝路中的地位一直没有受到有关专家的统一认可。”贺云翱介绍,“经过我们科研组的全面调查研究了几个申报城市的相关遗迹,我们认为南京的郑和墓、郑和故宅、龙江宝船厂、静海寺、天妃宫等文保单位具备了同样重要的历史价值,再加上去年对石头城遗址的确认:这一重要遗址的加入,尤其凸显了中国古代都城在"丝绸之路"这个古代多文化、多民族、多文明传承运动中的核心作用。”

曾经在2010年传过“申遗”的南京中山陵,据贺云翱透露,此次也正在准备与沿中山路一线、从下关码头至中山陵的民国建筑群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申报世界建筑文化遗产。

“目前,三个项目的基础研究和申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的文本已经编制完成。业已提交国家文物部门审批,按照正常工作程序今年应该有消息。”贺云翱表示,对于结果非常期待。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