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服饰大观”系列图片报道:纳西族与独龙族服饰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目前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其中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中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广阔,各民族的形成,经历了至少两千多年的分化或融合过程,民族文化也都有着各自长期发展的历史传统,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容格外丰富。本期为您展示的是纳西族服饰与独龙族服饰。
纳西族居住在中国云南省的西北部和四川省的西南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川滇交界的泸沽湖地区是纳西族的两个主要聚居地。纳西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古雅纯朴的纳西族服饰是其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纳西族女子服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在丽江一带,穿的人数较多,分布较广。她们穿长过膝、宽腰、大袖的大褂,外加坎肩,下着黑色或蓝色、灰色长裤,腰系百褶围腰,披羊皮披肩。另一种见于中甸白地,那里的纳西族妇女留长发,束于脑后或编成长辫,佩戴有花纹的圆形银牌。身穿开长杈的搭襟白色麻布长衣,腰系黑底彩色线格花腰带,背披白毛山羊皮,色调素雅,古朴大方。各地纳西族女子普遍戴耳环、戒指和手镯,有些胸前挂银须穗。服与饰搭配得体,很有风韵。
每逢节日,纳西族妇女都要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和披上她们最喜爱的服饰———七星披肩。这种披肩做工精美,造型别致。它是用整块的黑羊皮做成的,两肩处有用丝线绣成的日月图案和依次排列的“七星”。人们称这种披肩为“披星戴月”,象征着纳西族妇女披星戴月地辛勤劳动。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
独龙族的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裤,习惯用麻布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女子多在腰间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装饰,常常披挂的五颜六色,串珠、胸链、耳环。年轻女子以前有纹面的习俗。独龙族男子过去用一方毯披于背后,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系结,下身穿短裤。现在独龙族普遍穿上了布料衣装,但仍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独龙毯。独龙族纺织手艺比较发达,妇女们喜欢用各种颜色的棉、毛线与麻线混织独龙毯,质地柔软,纹饰美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