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专家:城市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可“联姻”

“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其实是可以同步进行的,国际上有许多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联姻”“双赢”的案例。”作为著名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专家,穆尼尔·布什纳吉对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穆尼尔17日受聘为河南省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顾问,并在此间接受了中新社记者专访。

穆尼尔·布什纳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1982年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曾先后担任文化遗产处处长、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等职务,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穆尼尔看来,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冲突,二者可以“联姻”,“当局应当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穆尼尔告诉记者,在国际上,有许多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联姻”“双赢”的案例。

“上世纪60年代,法国巴黎专门制定了一部法律来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并从中获利;意大利威尼斯,在面临水的损害方面,当地企业和政府征求民意并出资进行了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如今威利斯成为享誉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当地亦从文化保护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利益。”穆尼尔举例说。

穆尼尔认为,在中国,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及河南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是成功的典范。尤其是河南,作为中国有重要影响的文化遗产大省,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工作方法、保护理念、展示手段等,为国际同行所赞赏。

穆尼尔称,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重要的是关于土遗址的保护,其中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是日照、雨雪、风吹等自然环境的侵蚀,及时间推移、人为破坏等,需要专家研究找出解决之道。“因为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仅属于某一个国家,而是属于全世界的。”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2012年是国际古迹遗址日设立30周年,同时也是《世界遗产公约》颁布40周年,因此,2012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被确定为“世界遗产”。 穆尼尔建议,这一天,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都应当合适、合理地展示给公众,“世界遗产要从精英阶层的遗产向平民百姓的遗产转变。”

针对河南方面授予的“顾问”这个头衔,穆尼尔直言,“这是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荣耀。”他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项目合作、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服务指导,并促成河南与国外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交流。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