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后旗袍开始无袖

昨日,武汉市委宣传部国际交流传播中心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走进中南民族大学,向近200名在汉留学生和外籍企业高管讲解中国服饰文化。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院长熊兆飞从深衣、唐装、旗袍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服饰,以及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让外国观众从一件件华衣霓裳中感受到中国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和文化。

熊兆飞介绍,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与今天流行的旗袍有血缘关系,最初的旗袍是以马甲形式出现,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来又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成为新式旗袍的雏形。到了上世纪30年代中期,旗袍底落地遮住双脚,原先能遮住手腕的袖子缩短至肘部,后来袖子越来越短,缩短到肩下两寸,1936年以后,旗袍几乎无袖。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