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古城墙冲世遗预备名单 原生态植被为国宝

2月14日,省文物局透露,国家2012年3月将调整申遗清单,荆州古城墙已申请历史文化遗产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湖北省共3处文化遗产分别是黄石工业遗产片区、荆州和襄阳古城墙、恩施土司遗址。据介绍,这些文化遗产价值大,在同类遗产中具有代表性,遗存保存较好,因此被我省列为申报项目。

国家文物局对中国世界遗产申报实行预备名单制度,只有列入预备名单的才能进入实质性申遗,预备名录非一成不变的,每5年做一个调整。此次申报3处遗产冲击“世遗”预备名单,是截至目前我省规模最大的一次申报,现在3项文化遗产的各项资料收集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目前,我省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和钟祥明显陵。此前,荆州古城墙曾被列入预备清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荆州市中山公园

荆州市已在2月14日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2011年国家园林城市。荆州古城墙内外的250公顷原生态植被,被国家园林城市检查验收组的专家们视为“国宝”认为世界独一无二。

环绕10.8公里的荆州古城土墙上生长着约20米宽的野生植物带,经普查,共有野生植物500多种,可以说是一座活的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同时,荆州古城外环,也自然分布着与古城相伴而生的护城河、太湖港以及一些塘堰,为确保这些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荆州整体拆迁了位于这些水体边的原红砖渔场,并尊重原有地形、地貌,保留了原有河道、塘堰和野生植被。

据了解,湿地、鱼塘、水生植物和地表植被的建设对城市空气净化和生态系统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古城墙、内外绿地、护城河以及与其相连的湖、塘、池、渠等构成了完整的环城原生态植被系统。这套生态植被系统,不仅发挥着城市“氧吧”功能,也成为了外地游客感受荆州古城魅力的一张“脸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荆州市古城墙

国家园林城市荆州:楚韵水乡美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行政区划之一,是三国文化中最精彩、最不可或缺的部分。

荆州古城墙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250公顷的环城公园,是迷人的原生态风景线。放眼古城内外,但见城墙巍峨,绿浪蜿蜒,玉带绕城,水天一色,野花野草成野趣,错把市区当田园。

“潇潇荆州雨,郁郁古城绿”,绿色音符流淌于城市的每个角落。荆州把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作为“创园”的追求,制发《创园实施方案》,出台《城市绿色图章制度》等10项政府规章,先后投入6.2亿元,建成了一批绿化工程,一幅“三心分布、三带相连”的经典园林图景,正以勃勃生机展现在荆州发展的新时空里。

一块块“城市绿肺”、一座座“天然氧吧”遍布全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78%,绿地率35.1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51平方米。“楚江鳞鳞绿如酿,衔尾江边系玉舫”。荆州依水而立,伴水而美,因水而灵。

12条河流是佩戴在城市里的条条项链,使荆州流光溢彩。26个湖泊是镶嵌在城区的颗颗明珠,让荆州熠熠生辉。

沿江、沿河、沿渠建成了城乡一体的防护绿地系统,巍巍荆江大堤,连绵50公里防护林带,绿浪滚滚,宛如绿色长城。

"荆州无物不繁华,楼阁春藏十里花"。荆州园林,融江南园林精致典雅,汇北方园林之简朴大气。全市有中山、文湖、三国等综合性公园12座,凤凰山植物园1座,芳草、春景等街头游园32处。这些分布均匀的大型公园绿地,给人们的心灵撑起一把把绿伞。

建设一座城市,就是设计一种生活;绿化一座城市,就是编织一个梦想。承历史之文脉,拥清水之灵秀,得绿色之呵护,依园林之雅致,享宜居之康乐,荆州呈现出和谐生活新图景。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