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春节饮食 别样的风情

蒙古族
称春节为“白节”,正月叫“白月”。除夕更岁时,一家人围坐在蒙古包内火炉边,在向长辈敬献“辞岁酒”之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台湾高山族
春节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做“芥菜”,是一种茎与叶子较长、稍有苦辣味道的植物,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象征着长生不老。
满族
年饭最为讲究。年三十的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面粉包制的饺子、火烧、豆包等;传统年菜有美味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鱼更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广西壮族
习惯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更丰收。这种饭叫“粽粑”,有时达一尺长,五六斤重,春节时还要欢歌赛舞,年轻小伙子们借此机会寻找自己所爱的姑娘。
云南拉祜族
每至除夕必做糯米粑,其中有一对做得特别大,据说象征太阳和月亮,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果实累累。
侗族
大年初一清早,就从塘里弄来几条又大又肥的鲤鱼,煎、炸、烧、炖后摆上餐桌,再加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整桌菜以鱼为主。侗家人说,春节吃鱼,预兆新的一年吉庆有余(鱼)、五谷丰登、余钱余粮。
云南大理的白族
除夕守岁一过子时,青年男女就成群结伙地去挑水,然后用新汲的清水沏泡米花糖水,大家争相饮用,以期新的一年里生活如糖似蜜、美满幸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