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进:创新带来奢侈品的新时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书报首饰设计大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任进

和讯消息 2012年1月8日下午,由和讯网和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本土奢侈品牌未来之路”论坛在北京复星国际易太极会馆举行,论坛联合奢侈品业内专家和高端品牌共同探讨中国本土奢侈品牌的发展道路。中国书报首饰设计大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任进在分论坛《转型-创新:中国本土高端品牌发展之路》中表示,创新带来奢侈品的新时代,所以我们奢侈品一定能做起来,只是我们要摆脱自己在创新方面抄袭的状态。以下为文字实录:

任进:很高兴又参加咱们今天的论坛,去年有一个分议题就是我主持的。我理解中国品牌在目前状况下是刚起步,不是没有发展也不是做不了,是刚起步。什么叫刚起步呢?你们仔细看看欧洲所有的大品牌,我很了解珠宝的品牌,我也帮香奈儿画过图,我只要设计费拿了就走,你写什么名随你便。中国人不缺头脑、文化,现在还不缺市场,缺市场运作时间,一个品牌不在市场里长期的做,根本不会是成熟度特别高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指日可待,中国一定会出自己的影响世界的品牌,这并不难,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你想想解放的时候共产党都干什么,28年革命21年建党,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家,20多年一个国家就建立了,所以我不相信一个企业几十年干不成,没有那么悲观。我想说发展短在品牌初期应该注意什么,怎么能活过来,怎么能发展起来真成牌子,国外的牌子也是千千万万真成的也没有几个。

要怎么才能做成牌?中国的奢侈品或者说高端产品的周期不一样,外国人是从皇帝牌示的,比如说珠宝都是给皇族做,给法国、俄罗斯的皇室做的。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皇族的权力被剥夺了或者被削弱之后产品流到民间,然后不断变成现在看到的小报道,就是卡地亚,那个东西不是皇帝用的。但是这就是卡地亚,因为给皇帝做的珠宝商给你做了一个小圈带手上,但是是卡地亚的,但是皇帝是不带的,这就是奢侈品的民主化,就是品牌,老百姓已经可以拿钱买了已经不太奢侈了。奢侈品的根本或者本质问题是稀缺性,像我们珠宝业是原料稀缺,你拿个一百克拉以上的钻石,你先别说多少个亿,全世界没有几粒,大家只能说那个钻石跟核桃似的,怪吓人的,这就是原料的稀缺。工艺的稀缺,比如说特别好的师傅才能做,好多年手工培训,像劳斯莱斯的手工缝制,还有王总的皮具也在走这条路,工很高。我昨天晚上谈要合作一件衣服,中国新娘嫁衣,明年5月份推,30万粒珍珠做一件衣服,大家试试30万粒珍珠要数多久,这是要人工的,而且还要专业人员,难度很大。第三个是制造出的市场稀缺,苹果手机已经人手一部了,他非让你买的困难,就是成心不卖你,制造稀缺。我注意到一个卖披萨的店就干这个活,每一次里面分明有座他告诉你等会,我看着三五个空着肯定是他们有预谋的,就是制造紧张和系。白来的空气多重要,因为是白来的所以你觉得不重要,如果掐住你脖子5分钟快要死了,那个时候你才知道空气多重要。

我想只要我们能把最优质、最稀缺的东西按照奢侈品的规律去做,我们是从低到高,不像外国是从高到低,所以起步就高的同志一定要注意一些风险。我们现在是往上走,这个过程很艰苦,有的企业是一下子站高位,可是他突然发现高位需要很多东西支持。你无论怎么样也要长期的坚持,而且按照奢侈品发展周期性规律去做。

最后一个问题我想说的是创新带来奢侈品的新时代,其实每个时代都是一个人做出来的。迪奥最近发现里面出现一些问题,他的设计总监离开了,结果手下五六十个顾问,突然发现这个总监太重要的,他一不在服装展就乱套了,那个人好像不干活,可是没了这个不干活的底下就瞎干活,这就是风格变化。既然他们变了能乱,为什么我们变了不乱了,能做呀,所以我们奢侈品一定能做起来,一点也不悲观。只是我们要摆脱自己在创新方面抄袭的状态,我觉得有机会,今年最大的机会来了,我去评审了12块世界名表,什么卡地亚、伯爵全都做龙,那个龙不像龙,有的像蛇、有的像狮子。他们来了咱们得评审,咱们说这个不好不像二龙戏珠,像狮子抢绣球,其实都在贴合中国人,中国人最了解中国人,所以中国本土的品牌一定是从中国发芽外国开花,这是大家应该意识到的,不要想着外国红了再回来,这个事不大容易。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