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专家就大运河申遗把脉献计 四遗产点保护方案出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4—25日,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张廷皓为组长的7位水利、遗产专家来扬,对我市拿出的大运河扬州段宝应刘堡闸、高邮明清运河故道、邵伯明清运河故道、扬州盐业历史遗迹四个遗产点保护方案进行考察调研,把脉献计,在年底前上报国家文物局。

希望扬州申遗方案影响世遗保护标准

作为大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扬州各项申遗工作走在了35个大运河申遗城市的最前沿,充分发挥了表率作用。目前,大运河扬州段共有瘦西湖、普哈丁墓、扬州盐业历史遗迹、盂城驿等11个遗产点,淮扬运河段主线、宝应宋泾河等6个中国大运河申遗预备名单立即列入项目,子婴减河、扬州城遗址等6个大运河申遗预备名单后续列入项目。

专家组表示,扬州的遗产保护工程编制方案富有科学性、可行性,建议在方案中把大运河扬州段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存都列出来,按最小干预原则原汁原味地修缮好、保护好及整治好,真实再现大运河的整个发展、演变过程,而不仅仅展示一个历史断面。

“遗产保护方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将是对世界遗产保护标准的一个巨大提升,届时还可能适度影响乃至改变世界遗产的游戏规则。”张廷皓说。

五特点、功能体现水上聚落文化传统

张廷皓认为,淮扬运河具有水上聚落的独特文化传统,在中国大运河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保护方案一定要体现水上聚落文化传统的特点和功能,即体现河湖合一向河湖分离的转变;强调扬州运河在防灾、减灾技术上的独特性;尊重当地百姓对生活的选择,保持原住民生产生活特色;在坚持最小干预原则的前提下,注重提高聚落百姓的生活质量;加强提升聚落地区自我管理的能力,但也不要像丽江那样采取很现代的表演形式。

邵伯运河展示古代水工、船闸杰出成就

中国建筑总公司原党委书记、教授郭涛认为,邵伯运河是水运工程建筑群集合的代表,水道、船闸、铁牛、码头一应俱全。邵伯明清运河故道保护方案应从建筑群的角度去考量、谋划,展示中国古代水运工程的特色和成就。同时,中国船闸技术在世界上很有地位,邵伯有不同时期的船闸,能很好地体现船闸的演变和技术水平,是中国船闸发展的一个缩影,希望保护方案能更好体现这一特点。

专家们还对宝应刘家堡减水闸、仪征仪扬运河入江口水工设施这两段新近考古发现的水工遗址进行了讨论。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