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线申遗”需要多方给力

近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向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的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等14个省、市、区社会科学院发出了《关于共同参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申遗、建馆、扶贫的倡议书》。诚邀14省、市、区社会科学院作为发起单位,共同推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申报中国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建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实施长征路线扶贫战略等三项伟大工程。

我们都知道,发生在70多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无疑是一部共产党人用信念和意志谱写的壮丽诗篇。“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这是对红军将士长征历程的真实写照。长征把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赋予了新的内容。

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曾评价长征是“一次体现出坚韧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迪克&<2539;威尔逊更是从人类典范的角度评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由此可见,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更是留给我们的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是靠长征精神走到了今天,我们还要靠长征精神走向未来。

所以说,历史属于先辈,未来属于我们。今天虽然没有长征时期的那种坎坷与硝烟,但在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世界,我们的国家正经受着种种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要想在高速发展的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每一位红军战士所具备的永不磨灭的信念、无以伦比的坚强以及踏实坚定的行动。这同样是一场艰苦的长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需要我们十分珍惜和充分运用长征这个精神宝库,坚定理想,砥砺意志,团结奋斗,继往开来。

正因如此,四川专家“长征申遗”的倡议,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长征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文化遗产,它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它的伟大首先是造就了一种精神中国工农红军用鲜血和生命造就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已成为人类最珍贵的共同精神财富,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长征文化的辐射作用是永不消逝的,长征文化的影响力是世界范围的。所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文件,“长征路线”作为举世闻名的线性文化遗产,符合申报条件。

然而,“长征申遗”,不仅是四川的事情,也是全国的事情,尤其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的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等14个省、市、区都有责任共同来完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申报中国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建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实施长征路线扶贫战略等三项伟大工程。

所以,我们相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发出的《关于共同参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申遗、建馆、扶贫的倡议书》,一定会得到14个省、市、区的积极响应;我们更相信,“长征申遗”工作在多方协作,共同努力之下,一定会得到突破性进展,并以申报活动为契机,促进长征沿线区域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