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线”申遗建议 将作为提案提交明年全国“两会”

日前,四川省社科院杨先农、侯水平、李后强等专家提出的由四川牵头组织“长征路线”申遗和建设“国际长征文化馆”的建议,在媒体报道后,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读者和网友们纷纷认为,“此建议非常好,正逢其时。”12月12日,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建议将作为提案提交明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

记者从省社科院了解到,“长征路线”申遗并修建“国际长征文化馆”的建议已得到四川省领导的肯定。省领导批示:“长征路线”申遗是一个好建议,并提议将“国际长征文化馆”的名字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专家们提出的“长征路线申遗、建馆、扶贫”三部曲,将彻底解决长征文化变优势资源问题。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形势下,以弘扬“长征精神”、践行科学发展为主题,在开展 “长征路线”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动中,同时从消除“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两个层面,把“长征路线”两翼的地区作为“长征路线扶贫开发区”,纳入国家扶贫战略布局,以“线性扶贫”方式推动“片区扶贫”,不断改变长征沿线地区的落后面貌。同时,此建议在推动四川文化强省建设,提升四川文化的整体形象和实力,增加美誉度和知名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方面将成为重要推力。

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认为,红军长征不仅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军事奇迹,也是人类战争史上一部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于难以想象的危难艰辛环境中,以纵横跨越数万里的壮举,成就了一次人类永远不可复制的伟大奇迹,激励人们战胜艰难险阻,其地位的重要性不可替代。

四川省丰富的红色文化所包含的长征精神、长征文化,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优质文化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教材,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和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是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因此,专家学者们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四川省利用红军长征创造的“先天条件”,率先发起以“长征路线”为依托的中国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申请活动。二是抓紧搜集和整理红军长征的文化遗迹,加快构建 “国际长征文化馆”,把长征精神、长征文化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产品和对外交流中去。

在谈到“长征路线”申遗有哪些方面的优势时,李后强教授认为:“长征路线”申遗有五大优势,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名录》,“长征路线”符合线性文化遗产。线性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以“长征路线”申请中国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有利条件很多:一是借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强劲东风,可以作为四川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二是可以把长征精神、长征文化作为四川省的文化名牌隆重推出,以申报活动为契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三是可以极大地带动国内红色旅游的开展,特别是带动红军长征沿线区域一大片经济文化发展;四是可以在国际上极大彰显长征文化的软实力;五是可以提升四川文化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等。因此,四川省率先发起以“长征路线”申报中国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动,营造文化大发展舆论环境,抢占文化大繁荣高地。

记者了解到,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文物:1.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